1 2014年4月1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中美双方近来已开始就削减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谈判,各方期待明年举行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能够达成得到中美双方支持的协议。请介绍谈判有关情况。
答:近年来,中美双方把气候变化以及节能减排领域作为两国合作一个新的增长点,两国元首在这方面有共识,双方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成立了气候变化工作组,建立了相关机制,制订了相关方案。中美作为在气候变化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与配合,同国际社会其他各方一道努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但是中美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主张要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过磋商对话加强相互理解,扩大共识,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来。明年将在巴黎举行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中方愿意和美方以及其他国家共同努力,推动本次大会取得预期成果。
2 2014年6月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提议在2030年前,将现有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从2005年的水平降低30%,对此欧盟认为美国应采取更有效的行动减排。中方对美方减排目标作何评价?中方是否将提出相应减排计划?
答:中方注意到美方提出的清洁发电计划,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并希望该计划早日通过有关听证程序。中方乐意见到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发挥带头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已经并将继续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中国政府已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方将努力完成既定目标。关于2020年以后的目标,中方有关部门和专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
3 2014年11月1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中美日前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基础四国”在此前气候变化谈判中也达成过相似共识。中美有关声明是否意味着中方将脱离“基础四国”达成的共识?
答: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气候变化行动。有关目标是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双方各自国情自主决定的。中方希望借此发出两个信号:一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坚定的,行动是有力的。中方的目标是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的,有足够力度和雄心,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也是十分严肃和负责任的。二是国际社会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气候变化。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努力,推动2015年如期达成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希望发达国家兑现2020年前行动承诺,并在此后继续率先大幅度减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方与“基础四国”其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直并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4 2014年12月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利马会议公布由欧洲研究机构气候分析组织等共同研拟的一份报告结果称,近期中国、美国、欧盟就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所作承诺将有助于减缓本世纪全球变暖步伐,但各国仍需作出进一步努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国际社会长期通力合作。各国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尽力而为,作出应有贡献。当前的关键是全面实现2020年前的行动目标并进一步强化2020年前减排力度,为2015年如期达成新协议奠定基础。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开展了大量适应和自主减缓行动。2013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28.5%,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5亿吨。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1990至201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的58%。这些成绩,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到2020年,中方将努力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0%至45%的目标。中方还将努力实现不久前公布的2020年后行动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5 2014年12月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正在秘鲁利马举行,请介绍中方与会情况。中方对此次会议有何期待?
答:12月1日至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中方派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代表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担任中方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担任第一副团长。
利马会议还设立了“中国角”,中国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媒体、企业、民间团体等将在“中国角”举行系列边会活动,全面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成效。
利马会议是通向巴黎气候变化新协议的重要一站,将对明年巴黎会议产生重要影响。中方愿本着积极和建设性态度,与各方一道,推动会议秉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缔约方驱动的原则,以及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取得积极成果。
具体来说,中方认为,利马会议应在以下几方面谈出务实成果:
一是确定未来协议草案的要素。这是确保协议如期达成的最关键任务,也是利马会议的优先事项。我们希望各方尽量就要素达成共识,对于那些暂时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各方要尽量通过适当的后续进程,弥合分歧,确保按照多哈会议要求在2015年5月拿出协议谈判案文。
二是明确“贡献”信息。利马会议应明确缔约方在提交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时应具备的信息。各方应在贡献信息方面积极探索各方均能接受的方案。
三是提高2020年前行动力度。关键是发达国家要大幅提高2020年前减排力度,兑现在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承诺。
6 2014年12月1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于12月14日落下帷幕,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和共识?中方有何评论?中方为推动会议取得成果做了哪些努力?
答:刚刚结束的气候变化利马会议通过了“利马气候行动倡议”,就2015年协议草案要素、“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信息要求、提高2020年前行动力度等取得积极进展,为巴黎会议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利马倡议”是在各方妥协基础上达成的相对平衡的结果,基本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同时,各方对2015年气候变化新协议关键问题仍有较大分歧,谈判仍任重道远。
中方为推动会议取得成果做了积极努力。利马会议前夕,中美两国一起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为会议营造了积极的政治氛围。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以理性、务实、建设性的姿态与各方对话沟通协调,全力支持东道国秘鲁的工作,为会议取得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将继续与各方同舟共济,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携手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如期达成新协议,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