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辛德贝格玫瑰”唱响友谊与和平

丝 桐 刘仲华

2014年04月28日03: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暮春四月,古都南京草长莺飞。27日,静静伫立在水西门大街418号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了史上第一位造访的在职外国元首。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跨过欧亚大陆而来,为追思30万沉睡的中国亡灵,纪念一位来自丹麦的英雄,揭秘一段鲜为人知的“南京故事”,唱响一曲中丹友谊与和平之歌。

  一面丹麦国旗保护2万生命

  红底白十字的丹麦国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被称作“丹麦人的力量”。1937年底,一面史上最大的丹麦国旗在生灵涂炭的南京升起,成为中华民族危难中弘扬正义的人道主义力量。

  丹麦人辛德贝格自幼酷爱冒险,游历世界多国,1935年乘船来到上海,开始向往已久的神秘东方之旅。两年后,日军兵临南京城下,在各国纷纷撤侨时,26岁的辛德贝格被丹麦F.L.史密斯公司派往战火纷飞的南京,和德国工程师京特一起负责保护江南水泥厂的设备。辛德贝格与京特一起收留了前来避难的中国百姓和部队伤员,将工厂门匾换成“丹德国合营江南水泥厂,受大使馆保护”字样,在南京长江南岸的栖霞山东麓建起一座难民营,凭借西方人身份阻止日军骚扰施暴,采购药品绷带并请来医生救助负伤难民,将危重伤员偷偷运往医院。辛德贝格在难民营周围挂满丹麦国旗,并让人在厂房屋顶上用油漆绘出一面约1350平方米的醒目的丹麦国旗,以防日军轰炸。1937年末至1938年初的100多天里,这个难民营的面积甚至超过南京城内的国际安全区,庇护了2万多中国难民。

  按国际惯例,西方侨民的安全区应当保持中立,只收容难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如果掩护抗日军官,被日本人发现后,极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但辛德贝格和京特不顾个人安危收留抗日名将廖耀湘并将其安全送至长江北岸,为此后抗日战场上至关重要的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等作出重要贡献。

  “我的舅舅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心里装着整个世界。”谈起舅舅的救人事迹,辛德贝格的外甥女玛丽安·斯滕维格总是心潮澎湃。她曾数次前往南京等地,跟当年被救助的中国人见面和交流。

  丹麦国家大学图书馆资深研究员汉斯·何鲁普长期研究辛德贝格。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为自己有辛德贝格这样的同胞感到非常骄傲。他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一批书信影像还原历史真相

  在南京期间,除了救护难民,辛德贝格还多次冒险进入南京城,将控诉日军暴行的难民信送交从事国际救援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华高管拉贝。拉贝随后将信件送至上海,通过上海租界的西方报刊公诸于世。其中,一封题为《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信函现今还能在《拉贝日记》中找到。

  受益于曾在上海担任外国驻华记者助手的经历,辛德贝格用照相机和纸笔记录下日军杀人填战壕以保证坦克通行等罪恶行径。此外,他还邀请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籍牧师马吉到栖霞山考察,协助其拍摄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唯一真实影像。

  1938年初离开中国后,辛德贝格在日内瓦等地展出了他在南京拍摄的照片,放映了马吉的纪录片,帮助西方世界认识南京大屠杀真相。在1938年第二十四届国际劳工大会上,看完影像展示的中国劳工代表团团长朱学范在辛德贝格的护照上题词:“中国之友”。战后东京审判时,马吉在控方证人席上也提到了辛德贝格的有关努力。

  1939年起,辛德贝格移居美国,加入了美国商船队,为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提供后勤支援。晚年辛德贝格在美国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但很少谈及过往,仅仅在一些偶然时刻提起在南京、上海经历的烽火岁月。辛德贝格于1983年因病去世,骨灰撒入大海。

  玛丽安·斯滕维格数次前往美国搜集整理辛德贝格的遗物,在丹麦、中国和日本介绍辛德贝格在南京的事迹,让人们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有了进一步认识。“牢记历史有助于避免战争。”她说,当看到日本右翼政客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行径时,更感到这些尚存的事实是多么重要。

  一朵黄色玫瑰映射中丹友谊

  1938年,11位难民联名向辛德贝格赠送了一面锦旗,上书“见义勇为”四字,以感谢救命之恩。还有许多被救助的中国民众通过不同方式向辛德贝格表达感激之情。但此后辛德贝格的事迹尘封多载,直到本世纪初才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

  为纪念辛德贝格的勇气与人道主义精神,他的故乡丹麦奥胡斯市历时4年精心培育出一种特殊的、生命力强大的黄色玫瑰,于2004年将其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象征着和平的愿望和永恒的纪念。2006年,辛德贝格的亲属来到南京,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献了百余件遗物和上百张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图片,并在和平广场的苗圃内亲手种下“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

  200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了6幅辛德贝格个人肖像和他当年拍摄的难民营照片等珍贵史料。2011年,在辛德贝格诞辰百年之际,南京在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江南水泥厂所在地栖霞区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中国驻丹麦使馆在辛德贝格家乡举行了感恩追思会。直至今日,“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仍在南京和平广场迎风摇曳、茁壮成长,迎接着丹麦王国家人的亲切问候,传承着中丹两国人民间的深厚情谊。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8日 03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