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注重公平诚信 遵从科学理念 

芬兰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平等

本报赴芬兰特派记者 刘 歌

2014年04月23日04: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核心阅读

  芬兰总人口只有500多万,平均每平方千米有15.7人。芬兰曾连续数年成为全球识字率最高的国家;芬兰的中小学教育被联合国评选为世界第一;在经合组织的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估计划”中,芬兰青少年曾连续在阅读、数学与科学三项评比中名列前茅。

  本报记者日前就芬兰教育议题走访了当地的教育局官员、老师、校长、学生、家长等,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一个词:平等。

           

  不放弃每一个人

  在芬兰艾斯堡的一所学校,教室里有十几个孩子,都是多动症学生。一位老师在弹钢琴,学生们跟着旋律自由打鼓。每打10分钟,就休息几分钟。这样的课每次1小时,每周3小时。经过几周训练,超过80%的孩子治好了多动症,回到正常课堂上课。而这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是“问题儿童”,还以为打鼓就是一次课外活动。只有老师和家长知道,他们曾经接受过一点儿“特殊帮助”。

  这是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处官员邓理明向本报记者讲述的一个故事,那是他参观上述学校时亲眼所见。

  芬兰的中小学大多为公立学校,地方政府免费提供教材、铅笔、午餐,学校分六年初级阶段和三年高级阶段,儿童入学年龄为7岁,16岁完成义务教育。中小学在校学生约有60万人,每年入学新生约6万。一般每20—25个中小学校划分为一个教学区;特殊需要学校和医院学校直接由区教育署管理。所谓特殊需要,是指对于学习有困难、有先天障碍、学习习惯有弱点、难以达到同龄孩子平均智力水平或学习能力的儿童,学校给予特殊帮助,直到他有正常学习的能力,比如多动症儿童。在“特殊需要”学校,尽管孩子们的个性、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千差万别,但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一位芬兰前政要说,对于500多万人口的芬兰来说,放弃任何一个人,都是国家的损失。

  “要让移民的孩子受到平等的教育,虽然移民仅占芬兰人口的3%,只要这个孩子来到芬兰,不管其肤色、母语和种族是什么,都必须享有和所有芬兰孩子一样的教育。”刚刚卸任的芬兰前教育部长古斯塔夫松这样对本报记者说。

  “平等教育,是确保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教育这份权利。”邓理明对本报记者说。芬兰各地存在贫富差异,哪里条件差,政府的教育投入就越多。比如芬兰的北部地区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因此教育部的投资就向北部倾斜。

  不区分好差学生

  赫尔辛基教育局局长玛柔·凯罗尼对本报记者说,孩子的自尊心最强,最需要保护。老师们从来不会用“好学生”和“差学生”来区别对待学生,只有需要特殊帮助和普通帮助的不同。比如上数学课,当发现有几名学生感到吃力时,就分配该班两个老师,一位正常教学,另一位专门陪伴学习吃力的学生分析、解题。

  一位名叫安娜·玛丽亚的学生家长对记者说,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想象一下一位7岁的孩子,如果看到自己的成绩排在后边,他的心灵会受到多大伤害?如果他排名很靠前,孩子会是多么容易骄傲?从小就出现心灵扭曲,以后怎么会有健康的身心去完成良好的教育?如果儿童没有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再优异的成绩都没有意义。

  玛柔·凯罗尼说:“决定一个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阶段,就是他在中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这几年间的教育经历,几乎决定其人生。”芬兰强调的是“无竞争”教育。相对于很多国家对教育的“垂直式”管理,芬兰的教育管理、教学设计是“扁平式”的,所有学校,从不排名。

  不规定统一教材

  教师是芬兰的热门职业,但工资不高,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考取师范学校难度很大,录取率仅1/10。早在1979年,国家就明确规定,教师属于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

  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取消教师监督机构的国家。玛柔·凯罗尼说,我们完全信任每一个教师,他们的工作不需要监督。正是这种信任,让每位芬兰教师都有高度的责任感,也激发了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和成就感。

  1998年芬兰的基础教育法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儿童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芬兰的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核心教学大纲,大纲内容和规定非常宽泛。

  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案,选什么教材、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课老师自主决定,但要符合教育大纲的基本要求。至于学校内部管理、教师聘任,全部由学校自行决定。

  人人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教育注重公平、诚信、平等,对教师的充分尊重,尤其是教育体制设置、管理和创新一直都遵从人性和科学性合一的理念。可以说,正是这种理念的引领,帮助芬兰从“人口小国”成为“人才大国”。

  (本报赫尔辛基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3日 22 版)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