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专家谈“棱镜”监控风波:美国搞双重标准怎能自圆其说

2013年06月24日18:08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棱镜,是指透明材料做成的多面体,光线通过它会发生分光或色散。但在2013年6月6日,这个词语被赋予了令人震惊的新含义:美国国安局和FBI通过进入各大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器,监控普通民众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这一项目被称为“棱镜”。在“棱镜”的倒映下,深藏在阴影之后的“黑客帝国”逐渐暴露在阳光中。

消息引起轩然大波。奥巴马政府被斥滥用职权、侵犯民众隐私;他本人也被认为“不能信任”,国安局更是被推上风口浪尖。数日后,爆料者、前美国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现身香港,并揭露更多细节;6月23日上午,美国“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已离开香港,乘坐一架俄航客机前往莫斯科。厄瓜多尔外交部长帕提诺证实,斯诺登已向该国提交避难申请。

针对此事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今日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上电脑黑客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目前黑客事件已经不仅是存在于民众中的网络行为。“棱镜事件”让我们看到美国政府介入了电脑黑客行动。

今年初美国的智库发布大量报告以及媒体信息指称中国在进行有组织的黑客行为。曲星认为,仅仅是媒体和智库,并不能了解全貌。后来,美国政府出来指责中国从事黑客活动。首先,美国政府其实没有证据,只是依据媒体捕风捉影的信息指责中国,这并不妥。再有,美国政府指责他人的同时,自己确恰恰在做这样的事情。斯诺登让全世界公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美国。

著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李莉教授今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也指出,美国政府所称的“监控是为了保障公民安全,因此是合理的”这一说法,这是美国政府转移人们视线的策略,其目的是希望最有力地平复这个事件本身的负面效应。

李莉教授认为,针对“棱镜门”事件,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在这件事情上,美国政府的做法和对其他国家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指责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就是在使用策略规避和降低“棱镜门”事件的负面影响。所以,美国政府现在大力抓捕斯诺登,希望控制事件继续发酵。

第二,美国政府不能仅仅以安全为理由,拒绝披露事件进一步的信息。9·11事件之后,美国大量的监控信息显示,美国有效阻止了几十件可能对其形成恐怖组织的攻击,然而这些都缺少具体证据。昨天斯诺登已经离开香港,下一步他到哪个国家,在这个国家是否曝出进一步的新闻,都考验着美国的应对能力,因此,“棱镜门”事件远未结束。(周琳 邓志慧)

事件回顾

现年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信息技术安全有关的职务,后供职于美国防务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

6月5日 斯诺登向英国《卫报》披露消息,从2013年4月25日至5月19日,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须每日向美国国家安全局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

6月6日 斯诺登又向美国《华盛顿邮报》曝光政府机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直接接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9家网络巨头的中心服务器,可以实时跟踪用户电邮、聊天记录、视频、音频、文件、照片等上网信息。

6月7日 在加州圣何塞视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做出回应,公开承认该计划。他强调说,这一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而且经过国会授权,并置于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管之下。

6月9日 斯诺登英国《卫报》的专访中说,自己此举,因为良心上无法允许美国政府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以及互联网自由。斯诺登向媒体解密“棱镜计划”后,辗转香港、俄罗斯,进而前往厄瓜多尔寻求政治庇护。

6月13日 《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罗伯特·米勒13日表示,FBI已经开始对斯诺登展开刑事调查,这是美国官方首次证实已对斯诺登采取行动。

6月17日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强烈谴责斯诺登,称其可能是中国的间谍。

6月19日 维基解密发言人克里斯丁·拉芬森在冰岛报纸的一个专栏中说,一名中间人接触他,请他告诉冰岛政府斯诺登寻求庇护。冰岛政府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但并未透露是否会同意斯诺登避难。

6月21日 美国正式以间谍罪等罪名起诉斯诺登,要求香港提供配合抓捕。港府称将依法办事。

6月23日 斯诺登离开香港,抵达莫斯科。斯诺登飞往莫斯科发生在美国发出引渡斯诺登声明的前一天。

6月23日 美国国务院官员向媒体表示,美国已经吊销了斯诺登的护照。奥巴马听取关于该事件的最新汇报。美国已经通知厄瓜多尔、古巴和委内瑞拉三国不要接纳斯诺登,如果斯诺登已经入境,应尽快驱逐。

分享到:
(责编:杨铁虎)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