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谋求续写经济奇迹(权威论坛)【3】--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亚洲谋求续写经济奇迹(权威论坛)【3】

2013年04月16日05: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缩小差距实现共赢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邓肯· 弗里曼: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经济体仍然增长乏力。长期来看,亚洲的共同发展必然会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前提是亚洲国家需要首先完成各自的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大多数亚洲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有相似性,即主要依赖对外出口和吸引投资驱动增长。当今世界一些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已经不值得依赖,因为它们的经济增长没有能力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这要求亚洲经济体实现更大程度上的一体化,更多地依赖内部市场而不是外部市场。

目前东亚地区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为服务外部市场而建设生产链,今后的一体化目标应该为地区内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服务。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制度建设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以确保能更好地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经济成果。

对亚洲来说,如果要成为全球增长的领军者,关键是要使制造业的生产率更高、效率更高。要保持优势,亚洲经济体要摆脱对低成本制造业的依赖,转向能带来高附加值的高科技和创新产业,必须加大在教育、科研创新上的投入。亚洲的经济奇迹没有结束。但是经济政策需要作出调整,以实现可持续性增长。

东盟东亚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施训鹏:亚洲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低廉而富余的劳动力,二是地区一体化的生产网络。劳动力带来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并通过全地区的生产网络得到强化和延续,当一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后,制造业产业链可以进一步向次发达国家延伸。例如,以纺织业为先导,中国制造业开始向东盟一些国家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在保持了亚洲地区竞争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后进地区的发展,从而可以缩小地区差距。但这种生产网络的延伸也受到跨地区产业分工的成本制约:分工区域越大、产业链越长,成本也就越高,而各国的制度壁垒进一步抬高了生产网络延伸的成本,限制了通过生产网络延伸来维持竞争力的方法。目前,东亚范围内正在实施以东盟为中心的互联互通计划,致力于降低生产网络的物理成本,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就是很好的例证,类似的制度安排能令亚洲竞争力在中长期内得到持续。

韩国贸易协会会长、前总理韩惪洙:亚洲各国发展面临的短期挑战是如何应对欧美经济的不景气以及随之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中长期的挑战是如何追上发达国家科技飞速发展的脚步;长期挑战则是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各种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未来亚洲各国应减少能源消耗,追求可持续发展。

亚洲各国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缘政治上还存在着各种矛盾与摩擦。各国应强化“亚洲人”的观念,寻找文化上的共同点,以合作和对话解决各种问题,为了繁荣的亚洲共同努力。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亚洲国家中会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各国内部也会出现一些相对贫困的人群。各国要采取包容政策,强力推进合作,帮助这些国家和人群共同发展。

韩中日自贸区谈判是十分重要的世界性事件,各方都应为尽快达成协议做出努力,而且未来应该建成更高水准、更具广泛性的自贸区。韩中日三国都是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国家,自贸区的建成不仅有利于三国经济,其示范效应还将向其他亚洲国家甚至向全世界扩散,并且释放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强烈信号。韩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应该是高水平和大范围的,否则就难以对经济发展带来好处。韩中日自贸区谈判重要的是非关税壁垒,例如产地认证、通关手续、政策透明度等。

印度企业事务部部长萨钦·派洛特:最为重要的是应当尽快消除区域发展间的种种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应当更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向发展中经济体提供帮助。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过去20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经济增速非常快,各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中国,在人口数量如此庞大的基础上,仍实现经济数据日益向好,同时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如何,其人文发展指数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人文发展指数反映的是一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包括人均寿命、受教育程度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方面,这些数据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取得优势,主要取决于国家是否具有强大的内部力量和人文潜力。

近年来,亚洲国家十分关注人文发展指数的提升,采取了系列措施发展综合国力。而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其实力日益增强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当前亚洲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力水平,鼓励内部创新。

 

分享到:
(责编:苏楠、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