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诸塞州:穿越历史的“海湾之州”【2】--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Quarter中的美国历史地理系列之六

马萨诸塞州:穿越历史的“海湾之州”【2】

2013年04月14日10:0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225年后,当新千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马萨诸塞州迎来了该州25美分硬币发行的历史一刻。来自麻州一群小学生的设计成为了最终的获选方案。在他们设计硬币的左侧,是一位左手手持耕犁,右手提着长枪的殖民地民兵,站在康科德北桥(North Bridge)的形象,而这就是著名的“速召民兵”之像(Minuteman Statue)。图案右侧镌刻着麻州的昵称:“海湾之州”。图案的背景是马萨诸塞州的地理轮廓。“速召民兵”塑像源自一位康科德当地的天才雕塑家丹尼尔·切斯特·弗兰奇(Daniel Chester French)之手。1873年,当这位22岁的年轻人制作这作铜像之前完全没有任何雕塑经验,不过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在1922年完成了又一件杰作——位于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中的林肯总统坐像。

在弗兰奇看来,以一位速召民兵的形象,来纪念莱克星敦与康科德战死的55名殖民地勇士是最好的选择,而伊萨克·戴维斯上尉(Captain Isaac Davis)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有趣的是,戴维斯上尉本身并不来自康科德,他也并不是一位应招入伍的农夫。实际上,他是一位商人,靠贩卖军火枪械为生,且统领着一支民兵队伍,他的营生恰好帮助其武装了自己的队伍。这在麻省殖民地是相当普遍的现象。1770年的波士顿屠杀惨案和3年后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将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王室的紧张关系推向了顶点。到了1775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和他的内阁再也无法忍受麻省殖民地的过激行为,命令麻省总督,少将托马斯·盖吉爵士(Major General Sir Thomas Gage)铲除当地贩售军火的隐患。

1775年4月18日,盖吉总督命令弗朗西斯·史密斯上校(Lieutenant Colonel Francis Smith)指挥700余名英军前往波士顿以西20英里的康科德清剿那里民兵的武器。为了能彻底清剿军火隐患,史密斯上校决定发动一次突然袭击,命令英军士兵晚10点渡过查尔斯河,连夜进军。但是英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大量的军队调度和巡逻岗哨明显增加已经让殖民地军民感觉到了异样,就连盖吉总督的妻子玛格丽特(Margaret,北美殖民者后裔)都猜测即将展开重要军事行动。午夜时分,三名民兵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威廉·道斯(William Dawes)和萨缪尔·普雷斯科特(Samuel Prescott)分别骑快马向周围的市镇传递信息和情报,防止英军偷袭。

对于英军而言,夜晚渡河奔袭实在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他们在剑桥地区登陆,上岸时浑身湿透,还要负重行军20英里。迟缓的行军速度让史密斯上校无法容忍,他命令皇家海军的约翰·皮特凯恩少校(Major John Pitcairn)率领一支先遣队轻装前进。

在莱克辛顿的乡镇广场上,皮特凯恩的先遣队发现了由75名民兵组成的守卫部队。这支部队由约翰·帕克(John Parker)指挥,他是一位参加过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退伍老兵并身患严重的结核病,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命。他和自己势单力薄的部队一字排开守在广场上防止敌军的突袭。当英军开始进入莱克星敦时,帕克命令自己的部下:“一定要坚守阵地!不要首先开火,但是如果敌人执意要发起战争,那就让他来吧!”有历史学家认为帕克的这些话有人为杜撰的成分,然而历史在传承的过程中,真相与记述之间往往留有大量的灰色地带,而许多令人着迷的传奇与典故便应运而生。

皮特凯恩大声喝令殖民地守军放下武器并解散,不要影响英军的前进路线。就当帕克的军队已经开始缓慢散开之际,一声枪响划破天际。也许究竟是英军还是殖民地民兵谁开了这一枪的历史真相永远无从知晓,但是这一声枪响的后果是明确的:一场耗时六年的惨烈战争就此拉开帷幕。枪响之后英军本能地集体开火,导致殖民地守军8人阵亡10余人受伤。在没有遭遇明显阻击的情况下,英军穿越莱克星敦继续向康科德进军。由詹姆斯·巴雷特(James Barrett)指挥的康科德松散守军惴惴不安地等待英军的到来。在遭遇了英军之后,巴雷特的军队为避敌锋芒很快将阵地拱手相让,英军开始四处搜查并放火焚烧当地民兵的军火弹药,与此同时向周围村镇派出小股部队。

黎明到来之际,康科德上空腾起股股硝烟,此时巴雷特命令自己的500名士兵成两路纵队向旧北大桥(Old North Bridge)开进。殖民地守军向大桥迫近引发了英军的警惕,并向民兵部队猛烈开火。殖民地民兵冒着枪林弹雨继续前进,其中伊萨克·戴维斯上尉阵亡,他的战友们继续前进并距离英军只有500码的距离,向英军发起了致命的猛烈攻击,击毙了4名英军军官,迫使英军仓皇溃逃。到了中午时分,殖民地民兵已有超过1000名士兵重新占领了康科特,人数处于优势,英军不得不准备撤回波士顿。但是,对于已经行军超过20英里又经历了连夜战斗的英军而言,返程路途异常艰难。他们每前进一步都面对着追兵的小股战斗袭扰和伏击,指挥官史密斯也腿部中弹。殖民地民兵的狙击手此刻大发神威,重创了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英军。

到了下午2点30分,史密斯的部队已经几乎陷入绝境,先锋部队的指挥官已经开始考虑准备投降。但就在这时队列前面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原来是波士顿的英军派部队前来增援。他们看到了得救的希望,乐队还用嘲讽的方式演奏了北美殖民地非常流行的歌曲——“扬基之歌”(Yankee Doodle)。援军的加农炮打退了追兵的袭扰,使得英军有机会重整旗鼓。尽管如此,撤退的英军最终还是在皇家海军的掩护之下,撤出了波士顿,在查尔斯敦(Charlestown)稳住了阵脚。独立战争的第一仗就让英军伤亡达到273人,其中73人阵亡,而殖民地只损失了50余人。这对英军而言实在是一个不吉利的预兆,而战争结果也以英国的失利而告终。随着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彻底胜利,莱克星敦的枪声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成为马萨诸塞人永恒的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战争期间,约翰·亚当斯起草并推动通过了马萨诸塞宪法(Massachusetts Constitution),成为沿用至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成为宪法。1788年6月21日,马萨诸塞州第六个批准美国宪法,成为联邦的一员,从而揭开了“海湾之州”在美国历史上新的一页。

(张旭东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

分享到:
(责编:杨牧、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