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洛杉矶警方和联邦调查局特工突然来到凯尔·邦戈扬的住宅,将这名24岁的菲律宾裔青年逮捕。邦戈扬被捕的原因是他在某社交网站上发了一条帖子,扬言将仿效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中的枪手袭击加利福尼亚州的学校。很快,邦戈扬被网友举报,警方当即采取了先发制人措施。
在美国,警方通过社交网站上的公开信息来搜寻威胁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蛛丝马迹,从而消弭隐患、预防犯罪、追踪嫌犯。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借助社交网站安全团队,确认并逮捕了来自7个国家的10名跨国电脑网络犯罪分子。这个犯罪团伙让全世界1100万台计算机感染病毒,盗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登录密码,造成超过8.5亿美元的损失。
为了提高对私人通信的监控能力,联邦调查局2012年在弗吉尼亚州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国内通信协助中心”的网络监控部门,全面监控包括互联网、手机网和网络电话在内的网络通信,像Skype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也不例外。据报道,美国定位技术公司MetaCarta早在几年前便研发了一种特殊的电脑程序,可以发现所有电子文件作者的地址和踪迹。
除了盯紧犯罪分子暴露在网上的蛛丝马迹,美国执法人员还时常通过开设“钓鱼网站”诱捕犯罪嫌疑人。2010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在网上注册一个名为“持卡人利益”的在线论坛,诱使那些专门盗用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信息的犯罪分子通过该网站交换信息。此后,联邦调查局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秘密侦查两年,终于在今年6月发起了代号为“卡片商店”的抓捕行动,来自13个国家的24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有报道称,美国有关部门还曾经开设交流黑客信息的网上论坛,坐等犯罪分子上钩,一些“被钓”的黑客转而成为执法部门的线人,协助抓捕罪行更为严重的“大鱼”。
洛杉矶警察局华人顾问委员会会长、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张军对本报记者说,除打击犯罪外,美国警方还十分注重搜集网上与群体集会、社会安全有关的情报信息,以便及时布置和调配警力,保障社会安全。例如,去年全美几十个城市爆发了“占领”运动,组织者主要通过互联网彼此联络和发布信息,警方通过有效的监控,随时掌握和分析“占领”运动趋向,有效保障了这次规模浩大的示威事件平稳落幕。
(本报洛杉矶12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