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掣肘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国际视点)--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巴以冲突掣肘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国际视点)

2012年11月22日05: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11月21日特拉维夫市中心发生公共汽车爆炸事件。为工作人员在发生爆炸的公共汽车附近调查。

  新华社发

  刚刚结束访问以色列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当地时间11月21日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会面。克林顿表示,美国将尽全力斡旋以结束巴以新一轮冲突。分析人士指出,巴以战火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构成很大干扰,奥巴马已经被中东乱局所困,欲脱身而不能。与此同时,欧盟俄罗斯的态度对于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影响不可忽视。

  就在克林顿紧急访问中东对巴以冲突展开斡旋的同时,以色列最大城市特拉维夫21日中午发生一起公共汽车爆炸事件,造成23人受伤。阿拉伯媒体认为,这是“送给克林顿的礼物”。当地媒体报道说,这是6年来以色列境内第一次发生公共汽车爆炸。

  空袭致近千人死伤

  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的“防卫之柱”大规模军事行动21日进入第八天。以军继续空袭加沙,迄今已造成14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800多人受伤。

  整体上看,在各方频繁作出的政治和外交努力作用下,巴以冲突正朝着终结“防卫之柱”的方向发展。哈马斯说,他们已经同意停火,现在正等待以色列方面的答复。以色列内阁也已决定搁置拟定好的地面战计划,加之克林顿的“撮合”,以色列最终收手的可能性很大。当然不完全排除一些突发事件会激怒以色列,从而使其不顾国际社会强大压力而继续开火的可能性。

  各方斡旋力促停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关注加沙局势。杨洁篪外长日前就此同埃及外长阿姆鲁通电话,支持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和阿盟为缓和局势所做努力。华春莹说,中方同以色列、巴勒斯坦等有关各方密切联系,敦促有关方面特别是以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尽快实现停火,避免局势升级,支持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为此采取必要行动。

  俄罗斯呼吁冲突双方立即停止武装对抗局面。俄方认为,参与促和努力的埃及与其他相关国家都要求停止暴力和对平民的伤害,并在保证以色列安全、不再发生流血冲突以及解除对加沙地带封锁的情况下开启一条长期和解之路。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20日在日内瓦发表声明,对深陷危机的加沙地带和以色列南部的平民安危深表关切,强烈敦促有关各方立即停止暴力。

  埃及成为各方穿梭斡旋的“中转站”和“外交轴心”。21日,克林顿在开罗与埃及总统穆尔西会谈,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还致电穆尔西,对埃及在巴以间的调解表示赞赏。穆尔西说,停火将很快实现。

  自巴以再起冲突以来,埃及的调停被美国等看中并寄予希望。传统的大国身份以及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把埃及推到了一个需要它在地区事务中“有所担当”的境地。美国想把埃及打造成继续充当其地区盟友的温和角色,而埃及事实上也乐意这样做,这有助于扩大其影响力和作用,恢复因形势动荡而遭到削弱的政治外交能量。

  正在陪同奥巴马访问东南亚的克林顿突然提前结束行程,改赴中东斡旋。有美国舆论认为,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使美国与其中东盟友土耳其、埃及的关系也出现紧张,土、埃认为美国没有对以色列施加足够的压力,使其同意停火。

  鉴于冲突升级以及来自其他中东盟友的压力,美国正在与以色列讨论如何使紧张局势平静下来。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史蒂文·库克分析认为,美方提醒以方发动地面攻势的高昂代价,奥巴马政府同时寄望于埃及向哈马斯施加影响力,以期实现停火。

  美国难从中东抽身

  早在奥巴马动身前往东南亚访问之时,美国舆论就有声音批评奥巴马过于关注亚太而忽视中东。中东的诸多要务需要奥巴马投入更多的精力,奥巴马被迫临时遣将前往中东,从某种程度上显示美国要想从中东真正抽身出来依然很艰难。

  埃及赫尔万大学教授伊斯梅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奥巴马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重返亚太”的战略已经不可能顺利推进。因为中东需要他处理和深度介入的事情太多,除了巴以冲突外,已接近“临界点”的叙利亚危机、一直冒着烟的伊朗核问题等都使奥巴马无法专心于他的“重返亚太”战略。他认为,中东就像磁铁一样,会将正向亚太移动的美国再次吸附过来,从而困住奥巴马,让他最终陷入战略失败的境地。

  (本报开罗、华盛顿、莫斯科、布鲁塞尔、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黄培昭、王恬、张晓东、张杰、李琰)

  点评

  贺文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作为以色列的重要盟友,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的到访对于此轮巴以冲突未来走势的影响不容低估。在奥巴马刚赢得第二个总统任期并展开亚洲之旅、亲力亲为地推动其“重返亚太”战略的关键时刻,巴以冲突显然不是奥巴马此时所乐见。

  美国担心中东战火的蔓延不利于叙利亚危机以及伊朗核问题这两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美国拉拢埃及等国新上台的伊斯兰势力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亦会形成阻碍,因此克林顿急赴中东是要向以色列表明,美国虽然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但也绝不允许以色列发动对加沙的地面攻势,避免冲突的升级和失控。

  对于美国“盟主”的指令和利益,以色列不敢不照顾。其实,以色列也已满足“防卫之柱”开展一周来所取得的战况,见好就收是一个于各方都有利的选择。

  目前,埃及主导的巴以停火有望实现,巴以间的博弈将很快从加沙的炮火转向谈判桌上。双方都想从此轮冲突中得到过去长期争取却未曾实现的目标:对加沙而言是解除封锁,对以色列而言是长期安全。而这两个目标也绝非克林顿此次“救火之旅”所能承诺和兑现的。

需要查看更多信息?请点击国际频道

要闻:

将钓鱼岛称为“尖阁列岛”达赖行径为中国人民不齿

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河村将与主导"购岛"闹剧的石原合作

朝媒:韩国总统候选人朴瑾惠若上台 或导致对抗和战争

韩媒:美国前国务卿称奥巴马不再对朝实行怀柔政策

俄媒:欧盟尚未承认叙利亚反对派全国联盟

组图:图解美前中情局长婚外情丑闻

组图:章子怡登美国顶级杂志封面 水墨油彩展冷艳妩媚

独家评论:

叙反对派深度整合谋外部支持(国际视点)

走好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望海楼)

标普误导的代价(经济透视)

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新闻人物)

整中国不如整美国(国际观察)

 

分享到:
(责任编辑:苏楠、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