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英使馆被曝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专家:日方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2017年02月04日10:22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北京2月4日电 (记者覃博雅)就在全球华人欢度鸡年春节期间,英国《泰晤士报》发文披露称:日本驻英国使馆收买英国知名智库杰克逊学会,间接利用英国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等人发文,抹黑中国外交政策和中方对英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就此次曝光的事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和中国人民大学高端智库专家组成员赵磊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资料图片:英国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

日方“抹黑” 抹到自己

2016年8月,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篇文章引起轩然大波——文章的标题赫然是《若让中国参与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中国将如何在紧要关头关掉英国的电灯》,作者栏写的是英国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

近日,在媒体的曝光下,里夫金德不得不承认,自己接受了杰克逊协会的要求,为该文署名。在媒体的曝光中现形的除了这位前外交大臣外,还不乏诸多政客和记者。而这一切的起因,则源于日本驻英国使馆的收买!

阮宗泽表示,虽然智库接受第三方资助在西方社会司空见惯,但类似于日本驻英国使馆这种政治目的明确的“资助”极为罕见——让英国智库发表对日有利、抹黑中国的内容,性质极为恶劣。他指出,英国舆论较为发达,日方借拉拢前高官和政要“下水”, 传播对华不利的信息,带有更大的欺骗性。“这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资助问题,而是影响当事国舆论甚至会影响其官方和民众的对华立场。”他说。

高祖贵表示,日本通过资助第三国智库机构研究的方式实现“政治游说”,试图用此举影响英国决策层、精英阶层对华重大决策上的态度和立场,让英方各界在自己的立场上背书,“受资助的智库和专家由此得出的报告和言论,未必符合所在国的利益,倒是更符合资助国的利益。”

对此,赵磊也指出,作为一名曾经担任过政要的智库专家,不应将自身的观点与所得报酬捆绑,应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

事实上,里夫金德等人早有“前科”。2015年初,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第四频道记者就曾假冒外国公司员工,对12名英国资深议员展开“钓鱼调查”,最终里夫金德等人“上钩”——承诺利用自身政治影响力为公司服务,换取金钱和其它好处。东窗事发后,里夫金德被迫辞去英国议会情报和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职。

目前在媒体的追问下,日方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在赵磊看来,如果此事确系日本驻英使馆指使,等同于日本政府在雇佣外国智库做反华宣传,此事已上升至政治丑闻的程度。

日本设绊阻碍中国崛起

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撰文称,日本驻英国使馆仅以每月一万多英镑的价格,就能雇佣这样杰克逊协会这样级别的智库充当“马仔”,应该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但是,杰克逊学会为什么甘愿为1.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万元)折腰,里夫金德又为什么甘心为其站台呢?他指出,对中国社会制度和“中国道路”的不信任甚至敌视,才是这一切背后的真正原因。

赵磊指出,虽然日本等国多年来一直在抹黑中国已非新闻,但《泰晤士报》的报道仅仅揭露了“冰山一角”。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就使用类似的手段从宣传和舆论上抹黑中国,为自己下一步的利益渗透和侵略找到借口;而仅仅百余年后,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极快,这显然是在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日本不愿意看到却不得不承认的。

高祖贵分析称,中日关系间的博弈越来越多牵扯到第三方因素,“日本这些年在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外交方向或对外项目上均进行了破坏和阻挠”。他指出,除了钓鱼岛问题和对华关系外,作为域外国家的日本甚至连南海问题和中国对欧、美、澳等国家和区域的关系也不放过。在外交上“搅局”失败后,日本遂在安全问题上制造问题,并更多地利用与中国有关的第三方国家的各种因素来影响中国对外合作——譬如此次事件。

“显然,日本不仅希望通过此举影响全球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和学者,也希望影响中国国内研究日本问题的机构和学者。”高祖贵认为,日本的做法并非仅仅针对中英关系,而是针对所有对华有关系与合作的国家,“这在道义上说不通——实质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西方规则也可为我所用

高祖贵强调,中国完全可以在坚持自己外交原则的前提下,光明正大、合理利用西方规则,通过加强与各国前高管政要和学术机构的交流,最终让这些国家从决策层、精英阶层到普通民众均对华产生客观认识,一方面让其意识到发展双边关系是基于双方利益的考量,另一方面能使双边合作项目有效规避“第三方因素”的干扰。“而不是像日本那样偷偷摸摸做出失去原则、损害自身国际形象的做法,在全世界都上不得台面。”他指出。

阮宗泽最后表示,中国无论是对英还是对其它国家的投资,都是光明磊落、互利共赢的,走得正,坐得直——他强调,先把项目做好,才能服众,最终让人无话可说。 

(责编:覃博雅、刘洁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