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博鳌论坛·海南
2014年4月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请介绍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主题以及中方对今年年会的期待。
答: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将于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10日上午将举行年会开幕式。年会将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以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就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亚洲财金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自贸和多边贸易体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作为东道国,中方将利用年会平台介绍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阐述中方对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政策主张,推动落实相关领域合作倡议。我们希望与会代表围绕年会主题,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提振信心,维护亚洲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稳定和增长势头,共同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新未来。
4月 五核国会议·北京
1 2014年4月1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据了解,五核国会议将于近日在北京召开。请介绍有关情况。
答:中方将于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主办五核国会议。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代表团将就战略安全与国际稳定、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国外交部李保东副部长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 2014年4月1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能否介绍五核国北京会议的有关情况。
答:五核国北京会议于14日和15日举行。本次会议是中、美、俄、英、法五个核武器国家召开的第五次系列会议,也是中方首次主办五核国会议,各方均高度重视。昨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就提高核领域全球治理水平提出五点倡议。
第一,实现普遍安全是核领域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要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要充分尊重和照顾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摒弃零和理念和冷战思维,培育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国家关系,通过平等对话化解分歧和猜疑。第二,发挥五核国带头作用是核领域全球治理的重要动力。五核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承担着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使命,必须在核领域全球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维护多边机制是核领域全球治理的核心内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解决核领域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联合国、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现有多边机制的核心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关键各方的参与,才能保证有关议题能谈得起来、谈出成果。第四,坚持平衡推进和协商一致是核领域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核问题关系到国际稳定和安全,关系到各国重大利益,必须在平等讨论的基础上,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决策。第五,确保广泛参与是核领域全球治理的关键保障。在全球已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全球性挑战之外,也无法独自解决全球性挑战,为实现推进核裁军进程、加强核不扩散体系、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目标,必须让所有国家都发挥作为利益攸关方的作用。
关于这次会议的总的情况,我们将及时发布消息。
3 2014年4月1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五核国会议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请介绍会议成果及中方对会议的评价。
答:这是中方首次主办五核国会议,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次会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外交部李保东副部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介绍了中国对核领域全球治理的五点看法。会上五核国就国际安全与战略稳定、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一致赞同继续深化战略协作,共同推进核领域全球治理。五核国还发表了共同声明,阐述了五核国对核领域相关问题的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显示了五核国的团结。
参加会议的五核国同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安全与地区重大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也有共同的利益,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五核国携手引领核领域全球治理,将为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主办此次北京会议是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安全进程的重要举措。中方作为主席国,积极引导会议讨论,促进五核国在核领域全球治理重大问题上凝聚共识、深化互信,推动会议顺利达成共同声明。这体现了中方高度重视、切实推动五核国合作和核领域全球治理。
各方均高度评价北京会议,认为中方对核领域全球治理提出许多具有远见的思路,对发挥五核国在核领域的领导作用、促进国际和平和安全十分有益,赞赏中方为会议成功所作努力和贡献。
北京会议取得上述丰硕成果,是五核国共同努力的结果,中方对与会各方表示赞赏和感谢。
5月 亚信峰会·上海
1 2014年4月1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还有一个多月亚信第四次峰会就将在上海举行。请问目前中方对此次峰会有没有进一步设想?峰会筹备进展如何?4.16
答:关于你的这个问题,昨天王毅外长在与俄罗斯拉夫罗夫外长会谈后已经作了详细阐述。王毅外长表示,亚洲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发展机遇与潜力的地区,但也是历史恩怨和热点问题相对集中的地区,安全合作始终是一块短板。
亚信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多边安全论坛,横跨亚洲各次区域,成员国涵盖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亚信最大的意义在于,亚洲各国已经认识到安全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愿意共同向世界发出这样一个声音:亚洲事务应由亚洲主导解决,亚洲的安全首先应当也完全能够通过亚洲国家自身加强合作来实现。
王毅外长说,今年亚信的接力棒交到了中国手上。中方将从2014年到2016年担任亚信主席国。这既是对中国的信任,也让中国承担了责任。中方要把5月的亚信上海峰会开好,力争开出共识,开出成果,开出实效。经过与各成员国协商,我们将此次峰会的主题定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我们希望在峰会上推动各国树立亚洲新安全观,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安全与合作的新架构。
目前在受邀的亚信大家庭中,已有近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派团与会,其中14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8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已确认与会。这将是亚信成立以来参与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中国愿与各成员国一道,将上海峰会办成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2 2014年4月2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请进一步介绍此次亚信峰会有关情况。目前有多少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出席?中方对此次峰会有何期待?
答:目前在受邀的亚信大家庭中,已有近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派团与会,其中14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8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已确认与会。现在距离峰会开幕还有一段时间,有关各方的与会情况还在陆续反馈中。等距离峰会更近一段时间,我们再向大家提供最后参加情况。
当前亚洲形势总体是稳定的,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本地区的主流。当然也要看到,当前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亚洲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上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与威胁交织。如何在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的环境下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与繁荣,是本地区各国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地区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亚信是目前亚洲地区在安全领域最大的多边论坛,横跨亚洲各次区域,涵盖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这样的平台,亚洲各国加强对话沟通,共同探讨如何维护和促进亚洲安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中国是2014年至2016年的亚信主席国。今年的亚信峰会在中国召开。我们将尽好东道主义务,同有关各方加强沟通与配合,使这次峰会能够取得更多共识,开出成果,开出实效。特别是我们要推动本次峰会树立亚洲新安全观,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安全与合作的新架构。
我们要向世界发出这样一个声音:亚洲事务应该由亚洲国家主导解决,亚洲国家有能力、有智慧通过加强合作来维护和促进亚洲的安全。
本次会议将是亚信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成为亚信发展史上、在亚洲安全与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
3 2014年5月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请介绍亚信第四次峰会有关情况。中方能否确认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此次峰会?
答:昨天我们在这儿举行了蓝厅论坛,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详细介绍了将于5月20日至2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的有关情况。建议你查阅一下相关消息。
经过与各成员国协商,我们将此次峰会的主题定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我们希望在峰会上和与会各方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安全与合作的新框架。目前在受邀的亚信大家庭中,已经有近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团与会,其中有14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9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已确认与会。这将是亚信成立以来,参与国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我们愿意与各方一道努力,把此次亚信峰会办成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俄罗斯普京总统将出席上海亚信第四次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4 2014年5月2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昨天你介绍了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的主旨讲话。请问习主席有关讲话对维护亚洲地区和平稳定有何重要意义?
答:习近平主席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深刻阐述当前亚洲形势,强调中国将同各方一道,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推动在亚信基础上探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习主席的讲话凝聚了各方共识,充分表明了中方坚定致力于维护亚洲安全、稳定、发展的真诚意愿,体现了中国胸怀、中国智慧、中国担当,对亚洲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与会各国、各方的普遍共鸣和积极反响。
亚信上海峰会在亚信发展史以及亚洲安全与合作进程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相信以亚洲安全观为指导,在亚洲各国、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亚洲和平之路、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6月 国际信息和网络安全会议·北京
2014年6月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据悉,国际信息和网络安全会议将于6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请介绍会议的主要议题、日程和中方期待。哪些国家将与会?中方与会情况如何?
答:中方将于6月5日至6日与联合国在北京共同举办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以“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为主题,将深入探讨规则制定、互联网治理、联合国作用、区域合作、能力建设等问题。20余个国家,联合国裁军事务办公室、国际电信联盟等联合国系统相关机构,国际知名智库等代表与会。外交部李保东副部长将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发言,全面阐述中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立场和实践。
网络安全问题是当前国际热点,涉及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是全球治理新的重要领域。中方是网络安全的维护者和建设者,一贯主张就此开展国际合作,尽早制定国际规则。中方在2011年就向联合国提出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倡议,为相关国际讨论提供基础。中方与联合国方面首次就网络问题联合举办国际会议,是中国为推动网络安全国际进程做出的新举措。我们希望会议有助于增进各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政策交流,加强互信,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和互联网治理进程,为国际社会实现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做出贡献。
6月 世界和平论坛·北京
2014年6月1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请介绍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的主要议题和出席嘉宾等情况。
答:世界和平论坛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旨在为各国战略家和智库负责人讨论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前两届论坛分别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分别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
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将于今年6月21日至22日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的主题为“追求共同安全:和平、互信、责任”,主要议题包括:亚太大国关系与地区和平、维护亚太和平与发展、中东与中亚地区安全、核不扩散等。
国务委员杨洁篪将出席6月21日上午举行的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俄罗斯前国家安全会议秘书伊万诺夫、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欧盟前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等多位外国前政要也将应邀出席论坛。预计出席本届论坛的中外来宾共约500人。
6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
1 2014年6月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谁将代表印方参加将于6月28日举办的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活动?另外,王毅外长访印期间,双方表示要将印度的“东向政策”与中国加快向西开放结合起来,你能否更详细地阐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举办纪念中印缅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活动是中、印、缅三方的共识。至于印方哪位领导人会来出席,我们正就此与印方保持密切沟通。如有消息,我们将及时发布。
关于中印外长在会谈中提到要加强务实合作,将印度的“东向政策”与中国加快向西开放结合起来的具体内容,我需要作进一步了解。我的理解是,通过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合作,把双方的发展战略有效对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2 2014年6月1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印度副总统将访华并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请介绍具体情况。还有哪些国家的领导人会出席该纪念活动?
答:印度新政府宣誓就职后,李克强总理与莫迪总理通电话,王毅外长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访问印度。双方一致同意保持两国高层交往势头,进一步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目前双方正就两国高层交往具体事宜保持着密切沟通。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是中印缅三方共同商定的。60年前,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亚非广大国家的认可和赞同。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与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殊作用和影响,中印缅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于今年6月共同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目前中方正同印方和缅方就此保持着密切沟通。相信在三方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动将取得成功,为当今世界在新形势下实现和平发展做出新贡献。
3 2014年6月2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请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安排,以及缅甸总统登盛和印度副总统安萨里访华有关情况。
答:1954年,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领导人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所接受,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至今仍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印、缅三方商定共同举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将与缅甸总统登盛、印度副总统安萨里共同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和庆祝晚宴。29日,李克强总理将与缅甸、印度两位领导人共同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招待会暨图片展。三国领导人共同出席纪念活动,体现了三方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五项原则、共同致力于实现和平发展的决心,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相信,在三方共同努力下,有关活动将取得圆满成功。
中方高度重视登盛总统访华。习近平主席将为他举行欢迎仪式并举行会谈,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等中国领导人将同他分别会晤。此外,登盛总统还将赴河南洛阳访问。
中缅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胞波”情谊。长期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取得丰硕成果。此访是登盛总统任内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对新形势下推动中缅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方坚定奉行对缅友好政策,希望通过此访,巩固中缅睦邻友好、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务实合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方高度重视安萨里副总统访华。这是今年5月印度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印国家领导人首次访华,对新形势下推动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等领导人将会见安萨里副总统,李源潮副主席将举行欢迎仪式和会谈。此外,安萨里副总统还将在学术机构发表演讲,并赴西安访问。
中印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近年来,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平稳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协调配合。印度新政府成立后,双方展开了密切的高层互动,一致同意加强务实合作,进一步推进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方愿与印方共同努力,建立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10月 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北京
1 2014年10月2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请介绍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的背景以及中方期待。
答:伊斯坦布尔进程于2011年成立,有14个地区成员国,另有16个域外国家和12个地区和国际组织作为支持方参与。伊斯坦布尔进程是目前唯一由地区国家主导的涉阿富汗地区合作机制,为促进阿和平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阿富汗处于政治、安全、经济多重过渡期,即将进入十年的转型期。此次中方承办的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是中方首次承办涉阿大型国际会议,也是阿新政府成立之后举行的首个重要涉阿国际会议,具有重要意义。伊斯坦布尔进程各成员国和支持方的外长和高级别代表将应邀出席会议。中方希望通过承办此次会议,体现国际社会对阿和平重建的支持,凝聚地区国家加强涉阿合作、共同维护阿及地区安全稳定的共识。
2 2014年10月3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我首先向大家介绍第四次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外长会开幕式有关情况。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和阿富汗总统加尼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李克强总理表示,推动伊斯坦布尔进程向前发展,有利于促进阿富汗问题早日解决,实现地区安全与繁荣。李克强总理指出,一个团结、稳定、发展、友善的阿富汗,既是阿富汗人民的期待,也符合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推动阿富汗问题早日得到解决,是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李克强总理就解决阿富汗问题提出五点主张:一是坚持“阿人治阿”。要让阿富汗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二是推进政治和解。国际社会应支持阿富汗政府制订全面和解战略,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平与和解进程。三是加快经济重建。国际社会应兑现对阿富汗的援助承诺,帮助阿富汗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铲除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四是探索发展道路。国际社会应尊重阿富汗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让阿富汗人民在实践中找到一套合适的国家治理模式。五是加强外部支持。国际社会应坚定支持阿富汗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帮助阿富汗加强安全能力建设,支持联合国在协调国际援阿努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政府一直坚定支持、积极推动阿富汗和平与重建进程,向阿方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将继续坚定奉行对阿友好政策,支持阿富汗推进和平和解与重建进程,帮助阿富汗加强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支持阿富汗融入地区合作,促进本地区经贸合作和互联互通。
加尼总统在致辞中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五点主张表示赞同,感谢中国长期以来对阿富汗的帮助和支持。加尼总统表示,伊斯坦布尔进程有利于阿富汗问题的早日解决,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等有关各方为推动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阿方将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推进和平和解,为地区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会议还在进行中,我们将及时向大家介绍会议的有关情况。
11月 北京APEC
1 2014年9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据了解,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将于11月在北京举行。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各项活动,其间11月5日至6日举行最后一次高官会,7日至8日举行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10日至11日举行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周期间还将举行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APEC领导人与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等工商界活动和领导人配偶活动。
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经过近一年的密切合作与各成员共同努力,以及系列高官会和各专业部长会的铺垫,APEC已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重点议题达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共识。领导人会议周是全年APEC活动高潮,各方对今年APEC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充满期待。中方作为东道主,将继续与APEC各成员一道共同努力,为会议成功举行并取得丰硕成果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2 2014年10月2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将于明天在北京召开,为下月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做准备。此次会议将讨论哪些议题?实现哪些目标?
答:10月20日,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就第二十一届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的背景、意义、预期成果等问题接受了采访。本次财长会将于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1个成员经济体的财政部长、国际机构负责人和私人部门高级代表将参加此次会议。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将率中国代表团参会并主持此次会议。
今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了呼应这一主题,此次财长会四项议题分别是:“区域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与改革”和“金融支持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此次财长会将推动实现三方面的目的:一是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我们将利用这次会议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信息对话与合作,表明我们共同致力于推动亚太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对外发出强有力的积极信号。二是推动亚太区域务实合作。今年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把促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并将在推广基础设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方面形成系列具体成果。这不仅切中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也将为今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展示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相信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将为11月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创造一个更融洽、和谐的氛围,为中国和亚太大家庭的共同繁荣做出贡献。
3 2014年11月1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问: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方采取了改善与日本、菲律宾等国关系的措施。这些措施是否旨在缓解因领土争议而造成的紧张局势?是否意味着中方相关政策有所调整?
答:在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了有关国家领导人,重申了改善和发展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原则立场。中方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与有关国家的争议,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