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国际专题>>会议-论坛-周年>>中法建交50周年>>“我眼中的中国和法国”征文>>征文作品

狡兔酒吧看演出,感受巴黎夜文化

李海涛

2014年09月30日08:1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很少有国家能做到像法国那样,把夜生活做成了国家文化的名片。比如红磨坊歌舞,比如各种各样历史辉煌的咖啡馆。当然,还有这家有着奇怪名字但在一些喜爱艺术的人们心中神一样存在的狡兔酒吧。

这个酒吧的历史比较复杂。在1860年左右还叫“刺客酒吧”。1875年艺术家安德烈·吉尔(André Gill)为这个酒吧画了一幅标志画:一个兔子从平底锅里跳出来,附近居民开始叫这个酒吧为“Le Lapin à Gill”,法语意思是“吉尔的兔子”。可能是因为读音上的接近,或者是赋予了那只兔子更为人性化的意义,酒吧的名字逐渐演绎为le Lapin agile(和Le Lapin à Gill的法语读音一样)。中文意为一只灵活的兔子,简称为狡兔酒吧。

狡兔酒吧不仅仅是一间酒吧,同时也是蒙马特高地一带甚至是巴黎最有艺术气息的一处圣地。酒吧位于巴黎第18区蒙马特区的中心,人称法国最美的教堂——圣心教堂的西北侧。酒吧外观很简单,勉强可以称得上两层楼房,有点像法国乡村里的房子,唯一显得特殊的是门口永远有游客在慕名拍照。酒红色的墙体不高,用木头围栏围着,绿色的木头百叶窗很醒目,还有在树影后若隐若现的那只从平底锅中跳出来的兔子。

这间酒吧被坊间称作是天才画家成名前的摇篮。最初酒吧的风格就极具艺术特色,因此曾吸引了毕加索(Picasso)、卡兰达什(Caran D'Ache是俄语“铅笔”的音译)等艺术家。当时的酒吧老板叫弗雷德 (Frédé),自己爱好艺术,也经常进行一些艺术创作,也算是一个文艺青年,加上又乐善好施,很喜欢和当时一些还不太出名的艺术家来往。在他掌管酒吧时期,酒吧的常客如果没有钱或者不想付钱,可以用自己的一张画抵作酒钱来付帐。这样一来,弗雷德就收集了许多著名画家未成名前的作品,其中包括毕加索的作品。据说在1989年,毕加索在狡兔酒吧用来换酒喝的一幅画在索斯比(Sotheby's)拍卖了四千多万美金。

当初只是一次买酒钱的抵押作品,最终换成了四千多万美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假如毕加索知道这一事实,会作何感想?但至少因为这一点,狡兔酒吧在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地位顿然变得高大上了。

酒吧也曾流落外人掌管,风格渐变。弗雷德的儿子在1922年购回了这家酒吧,才使这家酒吧继续高举艺术大旗,又吸引了当时不少如乔治·布拉桑 (Georges Brassens) 、海明威等这样的音乐家、作家和画家。

如此文化名片,岂能错过?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我们在蒙马特地区闲逛了一会儿后,去酒吧买晚上的票。结果却发现酒吧白天关着门,而且写着提示:当天晚上因为装修的原因不开放。和我们一样悻悻然打道回府的还有几个日本人。

只能第二天再来。是在吃过晚饭的时间,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但队伍一直排到晚上九点钟以后才开门入场售票。不要抱怨法国人的拖拉,这是他们文艺范儿的作风。

酒吧入场门票每人24欧元,不算便宜,而且只收现金不接受刷卡,可能也是一种传统的坚守吧。我们排队等候时,发现几个说着地道巴黎口音的法国人在队伍的外围聊着天。看他们的穿着还算比较讲究。我们还曾疑惑,他们是在等人还是只是路过。等演出开始后才发现,原来那十来个巴黎人是当晚的演员。

酒吧主要演出形式是歌曲、幽默表演和诗歌。确实是非常小资的一个地方。具体内容可能会有变化,比如当晚就没有诗歌的表演。演出从晚上九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两点。

酒吧内设置非常简单,而且有些简陋。观众坐在长条凳或小木凳子上看演出,前面只是摆了张桌子,很像是几十年前国内开联欢会时的样子。场地很小,墙壁上挂着很多画,和印象中北京三里屯酒吧的感觉差别极大。与其说是一家酒吧,倒不如说是一家坚持特色演出的小剧场。

门票中只附带一小杯酒吧自制的果味白兰地,第二杯饮料需要自买,酒精饮料7欧元,不带酒精饮料6欧元。在整个演出过程,只有极少数的人续杯。在这里,喝酒叙旧是不合时宜的,大家来就是为了看演出的。当然,酒吧老板也不是销售酒水的,人家是销售文化的。

因为演出持续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每名演员负责一个时间段的专场演出,当然,在这之前,其他演员会用集体合唱或别的方式推出下一个独自表演的演员。演员中有走谐星路线的,各种模仿和夸张的演说,典型的法式幽默。有一个演员一直在唱Edith Piaf(埃迪特·皮亚芙)的歌曲,经典中的经典。有一个打扮还算入时的青年人,弹着吉他唱,内容多是理想遇到残酷的现实之类的歌曲,说俗一点就是一个屌丝心态的小伙在发着牢骚。当然,这演唱肯定能打动人。唱到某处总会有听者会心一笑。

在这里,不想看演出了可以随时起身走人,没有繁文缛节式的顾忌。在演出的间隙,仍然会有观众起来退场,或中途入场,不需要打招呼。有几个游客打扮的日本人在午夜时分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提前退场。看到这一幕,一个正在表演的演员逗乐道:他们担心赶不上地铁。

说实话,如果对法国甚至是蒙马特地区文化没有着深刻的了解,一般人是听不懂的,或者只能是听个热闹,但听不到其更深的内涵,根本坚持不到后半夜。

演出过程中,不断有观众跟着演员的节奏在哼唱,不用说,那肯定是法国人。当天演员们表演了很多法国传统歌曲,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5世纪。

很意外的是,和巴黎很多表演场所拒绝拍照不同,这里演出时允许拍照。演员们没有任何架子,跟落魄中的毕加索等大家一样,和酒吧里的观众是没有距离的,而且他们似乎对拍照很配合,当你的相机举起闪光灯亮起时,他们会很配合地微笑、定格。

印象较深的是一个留着大胡子腿脚有些不太灵便的一个名字叫caillieux的老年人,唱的歌曲中嘲讽着现实的无奈,顺便还推销着自己的个人演唱CD 《rock at ze lapin》。偶有观众在现场购买他的CD,他会很热情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仿佛是一种传统,那天给演出伴奏的又是一个俄罗斯艺术家。狡兔酒吧作为巴黎夜生活的一张名片,不仅吸引着当地人到此缅怀旧时光,也吸引着很多尤其是来自东方的游客朝圣般地涌入,只为寻找毕加索等大家成名前在酒吧一次次宿醉中闪现过的灵感火花。不知在若干年后,那一晚表演的演员中,会不会有几位能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延续狡兔酒吧关于天才成名前的摇篮这一神话。 

分享到:
(责编:郑青亭、常红)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