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高铁,中国新的亮丽名片(记者观察)

——记安伊高铁背后的故事

本报赴土耳其特派记者 刘水明 王云松

2014年08月14日06: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安伊高铁二期工程局部俯瞰。
  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7月25日,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安伊高铁(安卡拉—伊斯坦布尔)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这是中国高铁真正“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得到了土方从政府领导人到工程队技工的高度赞赏。本报记者专赴二期工程施工地,为读者带来高铁成功运营背后的故事

中国速度,创造铁路建设奇迹

高铁,作为当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集大成的产物,虽不上天,复杂程度却不小。

中国高铁,目前已具备性价比、技术、安全性等三大优势,同时在建设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高铁网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走出去”的硬实力。土耳其安伊高铁二期线,就是中国递给世界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安伊高铁全部采用欧洲标准,监理和业主对技术资料、图纸设计、施工管理、安全质量要求严格。2013年12月27日,土耳其领导人埃尔多安来到高铁工地视察,并参加了萨帕加至科兹卡伊线路的通车测试,测试结果良好,他在机车驾驶座上竖起大拇指。

中国驻土耳其前大使宫小生说,中国高铁走到技术标准高的“准欧洲国家”,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影响力,也提升了国家的影响力。

土耳其国家铁路总局铁路建设处处长伊斯玛仪在乘坐安伊高铁测试列车后认为,“这个项目无论是中国公司的表现、土耳其公司的表现,还是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都非常出色。”

记者抵达科斯科亚车站时,中铁建土耳其分公司项目经理刘知义和翻译张宁陪同我们去看修筑好了的铁路线。刘知义对这条铁路线和沿途的山山水水有很深的感情,他一直背着相机,把沿线的壮观景象都拍摄下来:“每拍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这是我和同事们多年奋斗的杰作,倾注了我们的汗水和心血。”

安伊高铁二期项目是一个集融资、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特大型“交钥匙”工程,线路地质复杂,桥隧相连,施工难度大。曾在巴基斯坦、毛里塔尼亚和沙特等国常驻,有多年海外工程经验的刘知义说:“土耳其国内没有专门的铁路设计院,铁路建设人才缺乏,这就导致线路设计在建设中反复修改,对我们的工作开展是个巨大考验;另外,安伊高铁完全采用欧洲标准,强调过程控制、资质认证,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完成,这对于习惯了国内以最终验收结果为标准的中国公司是个不小的挑战。”

中铁建土耳其分公司总工程师常进财说,中国工人在土耳其创造了铁路建设的“奇迹”。他们曾用一个晚上完成了100个隧道吊柱的安装工作,而在相同时间内,土耳其公司只能完成2到3个。为了赶进度,无论刮风下雪,中国工人都奋战在铁路建设的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业主——土耳其国家铁路总局的尊重。正因为如此,土耳其有意将从东部城市埃迪尔内到西部城市卡尔斯横贯整个土耳其长2000千米的东西干线交给中铁建完成,现已签署框架协议。

并肩奋斗,谱写友好合作篇章

每一个参与安伊高铁二期工程建设的中国人,都有不少难忘和美好的记忆。他们与土耳其朋友朝夕相处,为完成工程项目并肩奋斗,胼手胝足。

刘知义提起,从2013年6月份开始的“大干5个月”令人难忘。那5个月,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两班倒”,土耳其工人“三班倒”。他们曾经在一个月铺设了14千米的铁路,在土耳其存在许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这样的速度和效率很不容易。

轨道项目部副经理赵善友说:“在‘大干’期间,从驻地到现场来回3小时,除去吃饭时间,能用于休息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在通勤车上从来没有人说话,因为大家都在睡觉,太疲劳了。”

翻译张宁是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刚到土耳其时,正好赶上项目“大干”阶段,业主、监理、承包方都要通过翻译来了解情况、交流看法、协商解决问题,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记得有一次铺设轨排时,她负责押车,当时已有3个月时间没休过周末的她,身子靠在颠簸的火车上,迎着凛冽的寒风,竟然睡着了。抛开工作强度不说,对她而言,最大的“烦恼”是去卫生间。她告诉记者,“我在工作时间几乎不喝水,因为在大部分是男性员工的项目现场,上卫生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盛春是车检工人、程木君是线路工人。春节期间,他俩坚守工地,没有回家过年。高盛春说:“我们在土耳其施工,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只能竭尽全力,做得好上加好。”程木君说:“在施工前,我们一定会做好配套设施,尽量减少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保证文明施工,从不扰民。因此在土耳其工作的中国工人与当地居民相处得特别融洽,老百姓经常给我们送来西瓜、梨、桃,还有牛奶,气氛和谐友好。”

2012年4月29日,土耳其员工塞扎因私骑摩托车外出,不幸遭遇车祸,造成深度昏迷、身体多处骨折。他家境贫困,难以支付巨额医疗费用。轨道项目部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他募捐,两国员工积极响应,慷慨解囊,活动倡议发出不到10分钟,募捐款额就有1920土耳其里拉(约合900美元)、290美元。塞扎的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中国企业的义举在当地广为传颂。

中土两国员工间也结下了深厚友谊。土耳其员工说,以后再有项目,他们还要来参加,在中铁建工作是他们的荣耀。一些中国工人在工程竣工回国时依依不舍:“从2009年来到土耳其,在这里度过了好几年。离开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难事,我们会想念在这里一起工作过的土耳其伙伴。”

法提是土方的中文翻译,在交往中,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法提贝”。“贝”在土耳其语中是“先生”的意思。法提曾在中国学习、生活过11年,“11年的欢笑与泪水都留在了中国”。他2009年来到中铁建土耳其分公司项目工地,一干就是5年,不仅如此,他还把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基地旁的帕穆科瓦,并在这里安了家。法提说:“我的感情与中国分不开,中铁建建设的高铁受到土耳其人的尊重,我希望能够参加到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中来,为祖国效力,我的家人为我感到自豪与光荣,在中铁建我有很大的成就感。” 

互利共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土耳其经济总量在欧洲排名第六,在世界排名第十七,是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在土耳其境内,公路交通比较发达,但铁路建设滞后。9年前的3月15日,土耳其成立高铁项目投标办公室,同年10月,中铁建牵头组建的合包集团中标安伊高铁二期项目。

宫小生是这一项目的重要推动者,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伊高铁是中国高铁真正“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国家给予了重大的政策支持。中方提供了7.5亿美元的混合贷款,其中包括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

中土双方为何能在高铁项目上一拍即合?中铁建土耳其安卡拉分公司总经理郑建兵认为,从宏观角度看,土耳其高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中土双方在建设这条经济带方面有共识,这为实施“一带”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从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大背景看,安伊高铁二期工程完全按照欧洲标准施工,完成这个项目后,一批中国公司已具备按“欧标”施工的经验和技术,为进入欧洲市场打下基础。对中铁建来说,此次施工为公司在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上取得了不少经验,锻炼了队伍;对土耳其来说,安伊高铁连接土耳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约一半土耳其人口生活在安伊高铁沿线,二期工程雇用了许多当地人,为他们带来就业机会。以基地所在的帕穆科瓦为例,中铁建刚建基地时,帕穆科瓦的城市规模只有现在的一半大,足见这条铁路为发展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根据土耳其交通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铁路客运量仅占总量的10%,高铁开通后预计客运量将提升至78%。未来东西干线贯通后无疑将对土耳其乃至整个区域的人员流动、物流、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积极影响。用郑建兵的话说:“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大背景,我们会做得更好!”

今年28岁的图可汗已在中铁建土耳其公司工作了3年,现在是轨排生产组的土方负责人,管理着15名工人。图可汗说:“我来工地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中国公司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中国人守时、守信、大方,虽然语言不通,但很会体谅我们的想法。我很荣幸能在中国公司工作,不谦虚地说,我现在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工人了,我希望今后能继续和中国公司合作,高铁工程完成后,我凭在这里获得的技能定会找到一份好工作。”

图片说明:

图①:安伊高铁二期工程路段,由中铁建承建。

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图②:轨排生产组土方负责人图可汗,已从一位农民成长为技术骨干。

本报记者 刘水明摄

图③:安伊高铁二期工程通车当天,土耳其政府领导人乘坐列车。

人民视觉

图④:安伊高铁二期工程所经路段地形复杂,隧道、桥梁众多。

本报记者 刘水明摄

图⑤:安伊高铁全线通车当天运行的车头,涂装十分艳丽。

人民视觉

版式设计:宋 嵩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4日 22 版)

 

分享到:
(责编:宋煦冬)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