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北京4月30日电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多年前生活在尼罗河两岸的古埃及人,点燃了人类文明的圣火,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由于埃及独特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富饶的物产,使埃及成为众多贪婪者的觊觎之地,外国侵略者的脚步纷沓而至。在古代,埃及曾遭受喜克索斯人、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人、波斯人的入侵和统治。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埃及,开始了西方人统治埃及的肇端,希腊人、罗马人相继主宰埃及近千年之久。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埃及从此纳入阿拉伯文化的滔滔洪流。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首先沦为西方殖民列强的俎上肉,先后遭受法国占领和英国七十余年殖民统治的耻辱。
其后,埃及又变成美苏争霸和大国争夺的重要对象。埃及是一个别具文化魅力的国度,从古至今,法老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埃及文明经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的辗转传递,如今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
王海利著的《埃及通史》兼顾学术性和知识性,力求体现史著的血肉丰满,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绵延五千年的埃及文明和历史的斑斓画卷,即从埃及文明的起源,经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托勒密王朝、罗马帝国时期、拜占庭帝国时期、倭玛亚王朝、法蒂玛王朝、马木路克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穆罕默德·阿里王朝,至英国统治时期和埃及共和国的埃及历史。
该书写作前后共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体现了作者“凿通埃及古今的一次艰难跋涉”。全书以埃及法老形象的演变作为反映埃及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揭示了埃及民族的禀赋和创造力,展现了其开创的辉煌的古代文明,阐述了埃及历史的兴衰之道,透视了埃及走向现代文明的艰难历程。
作者王海利,生于1972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国际埃及学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古典文明史,专攻埃及学。2002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获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基金会资助,在伦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2008年,获瑞士联邦政府基金会资助,在巴塞尔大学从事埃及学研究。2010年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基金会资助,在图宾根大学从事埃及学研究。先后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有《法老墓迷雾三千年》、《失落的玛阿特》、《埃及学的历史》、《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妇女》等9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