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赵行远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肿瘤学硕士。现任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肿瘤生物中心主任医师。赵行远教授在国内肿瘤内科疾病治疗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多年来承担在国家、军队、地方各类科研课题多项,共发表论文37篇,并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在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方面有突出研究贡献。赵行远教授擅长通过综合生物免疫治疗的方法治疗淋巴瘤、肺肿瘤、乳腺肿瘤、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实体瘤和转移瘤。
2009年的三月,南方湿冷的空气中仍然能感受到初春的寒意。我早早的来到医院, 坐在胃镜候诊室的椅子上,心中忐忑不安。大约三个月前,我开始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但那时恰好快到年关,节日的喜庆气氛让我暂时忘记了身体的不适。过完年后,在老伴儿的催促下,我终于来到医院进行检查。但不曾想,等待我的却是一个残酷无比的消息。
做完胃镜后,医生正色对我说:“一个人么?让家属来一趟吧。”我强压下心里的不安,对医生说:“没事,您跟我说吧,我挺得住。”
“我们怀疑你得的是胃肿瘤。”医生的话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让我瞬间大脑一片空白。胃肿瘤?怎么会这样呢?会不会是检查失误了?抱着残存的一丝希望,我又做了CT检查,这次的检查结果让我无法再逃避:胃腺肿瘤。
当我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就马上打电话把孩子们都叫回了家,商量怎么办。马上手术是大家的一致意见,经过几天的考虑之后,2009年3月24日,我被推进了手术室。术后第七天,主治医生告诉我,我需要做化疗。
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化疗的场景,当我经过12个小时的点滴后,到了晚上八点左右就开始了呕吐,直到最后连胆汁都吐了出来,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医生说这样的化疗至少要持续一个月,就这样我在医院住了40多天,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循环的化疗、恶心、呕吐中度过的。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体重由160多斤骤减到130多斤。病情稍微稳定之后,我出院回家休养,并在之后的一年时间中,又陆续做了6个疗程的化疗,但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肿瘤细胞在我体内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卷土重来。等到第六个疗程的化疗结束后,我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头发完全脱落,白细胞也降到了最低,升白针也不起作用了。医生说我已经无法再继续承受化疗了。但我不想就这样放弃,我想活着!那段时间我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自己该如何战胜肿瘤,不辜负家人的关爱。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现在有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技术——生物治疗,听说生物治疗没有副作用,安全无痛苦,非常适合像我这样体质虚弱的病人。于是我就四处打听到底有哪家医院可以进行这种治疗。多方询问之下,我了解到北京武警二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这种技术的医院,带着活下去的渴望我来到了北京。
接待我的是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的赵行远主任。详细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赵主任告诉我,生物治疗通过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式,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靶向抑制肿瘤细胞,不仅使实体瘤更容易缩小,消失,而且复发、转移几率大大降低。尤其是针对晚期和高龄肿瘤病人,生物治疗没有副作用,更为安全,可以使患者做到高质量的带瘤生存。
“在我接诊的患者中,很多通过生物治疗都成功度过了五年生存期,有的当初甚至病情比你还严重,所以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啊。”赵主任的话给了我坚定的信念,“好好活下去”成为我每天重复给自己的箴言。就这样,我在北京武警二院开始了生物治疗。当第一个疗程的治疗结束后,我就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疼痛减轻了,食欲也好了很多,恶心呕吐完全缓解,体重竟然还增加了好几斤。第二个疗程结束后我进行了复查,赵主任很高兴的告诉我我体内的转移灶已经明显减少,CA199等肿瘤标志物指标也有了明显下降,趋于正常。
现在,距我确诊为胃肿瘤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在生物治疗的帮助下我成功的闯过了一年险关,三年要关,五年大关,现在是带瘤生存,日常生活与正常人已经完全没两样了。
(王木梁)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讲座活动通知:
2014年肿瘤宣传周即将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走出肿瘤误区,实现早诊早治。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作为国内肿瘤科研与治疗重点单位,一直肩负科普肿瘤基础知识,带领民众消除肿瘤治疗误区的使命。肿瘤周期间武警二院举行专家讲座、义诊、免费看片活动,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参加。
讲座主题:《肿瘤转移及耐药后的科学治疗》
主讲人:赵行远(主任医师)
时间:4月12日(周六)9:30——11: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丁3号北京武警二院住院部礼堂
讲座预约电话:010-62558999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