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由于对叙利亚政府态度不同,黎巴嫩两派常在首都贝鲁特兵戎相见,但当地民众却说—— 

“危险就在身边,我们已经习惯了”(第一现场)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宦 翔 焦 翔

2014年03月25日05: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叙利亚危机影响下,黎巴嫩暴力活动频发,但黎民众并未放弃对和平的向往。图为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贝鲁特纳吉迈广场喂鸽子。 
  本报记者 宦 翔摄

  3月23日清晨,过境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准备返回叙利亚的本报记者被枪炮声惊醒。在枪炮声停息后不久得知,黎巴嫩亲叙利亚政府和反叙利亚政府的武装派别在贝鲁特西区发生了枪战。记者随即动身前往采访,但通往该交战区的道路已经被黎巴嫩安全部队封锁。从当地电视画面中看到,交战发生在一片以平房为主的居民区,一些楼房和汽车在战斗中损毁,军方的装甲车在狭小的街巷组成了一道“隔离墙”。

  危机下的社会裂痕正变得越来越大

  这是两年来发生在贝鲁特最严重的一起武装冲突,导致10余人伤亡。事件的导火索是亲叙利亚政府的黎巴嫩沙基尔·布尔贾维派人员同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萨拉菲派成员发生口角,继而在当天凌晨3时许双方发生交火,其间还使用了机枪、迫击炮等重型武器。黎巴嫩《每日星报》的评论认为,黎巴嫩原本就悬而未决的派别冲突在叙利亚危机的影响下持续激化,社会的裂痕正变得越来越大。

  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海滨大道上游人如织;老城区恬静安然,不时有“慢跑”一族经过;市中心的广场上,一对小兄妹在父母的帮助下喂鸽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从事外贸工作的当地居民纳齐赫对记者说:“危险就在身边,但我们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

  虽然内战早已结束,但黎巴嫩政局始终动荡难平,国内政治生态错综复杂。黎政坛主要有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之子萨阿德·哈里里为首的亲西方和沙特阿拉伯的“3月14日”阵营,另一个是以真主党为代表的亲伊朗和叙利亚政府的“3月8日”阵营。每个阵营又分为若干党派。2月15日,黎巴嫩新政府宣告成立,但双方在未来政府施政方针特别是在对叙利亚危机的立场上分歧依然存在。当地媒体从业人员萨哈拉对记者说,由于各方利益分歧,在关键的议题上,不到最后一刻是无法达成一致的。

  由于黎巴嫩国内教派众多,又缺乏资源,是以沙特、卡塔尔为首的逊尼派国家以及以伊朗主导的什叶派力量争夺拉拢的对象。因为历史上与以色列的敏感关系和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独特作用,黎巴嫩又常常得到美国的“特别关照”。正如纳齐赫所说:“那些大国像操纵木偶一样影响着黎巴嫩。我们国内的各种矛盾,实际上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分歧。”

  在路边咖啡厅吃一顿快餐也要几十美元

  叙利亚危机的外溢效应也是导致黎巴嫩国内冲突升级的重要原因。去年底至今年初,贝鲁特至少发生了3起恐怖爆炸,最近一次发生在真主党控制区的爆炸被极端武装称为是对真主党协助叙总统巴沙尔军队作战的“警告和惩罚”。目前,贝鲁特的主要干道已经层层布防,由黎巴嫩安全部队与真主党武装分别把守,对过往车辆进行严密检查。北部城市的黎波里始于3月13日的武装冲突,目前已造成至少24人死亡,133人受伤。

  自叙利亚政府军重新夺回边境重镇雅布鲁德以来,与其接壤的黎巴嫩东部地区的安全状况每况愈下。在政府军的“反恐行动”中,这些“漏网之鱼”绝大多数都逃到了边境的山区中。目前这些极端武装分子正在黎巴嫩强化其后勤和供应系统,随着叙利亚政府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更多的极端分子恐将进入黎巴嫩。

  黎巴嫩在政治和军事上与叙利亚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5年以前,叙利亚在黎巴嫩驻有军队,对黎巴嫩的军事和外交有着巨大的制衡和影响力。虽然此后叙军队从黎巴嫩境内撤出,但因为支持黎巴嫩境内唯一合法化的武装派别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实际上依然保持着对黎巴嫩政治与军事领域的影响力。

  一名驻当地的外国媒体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真主党武装因为获得了来自叙利亚和伊朗等国的支持,战斗力实际上高于黎巴嫩安全部队,而黎巴嫩政府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也默许真主党武装的存在以制衡来自以色列的威胁。随着叙利亚危机的爆发,黎巴嫩真主党成员和众多支持真主党的民众站在巴沙尔政权一边,不仅在舆论上予以支持,还在两国边境地区派出武装力量同叙利亚反对派作战,这激化了黎巴嫩国内各政治与教派势力的矛盾,还引发叙反政府武装的不满。真主党主要控制的贝鲁特南郊、巴尔贝克等地区一年多来频繁遭受来自极端武装的袭击。

  由于同叙利亚有着长达300多千米的边境线,黎巴嫩是危机前两年反对派最主要的武装与后勤来源地,反对巴沙尔政权的黎巴嫩派别与组织不仅开放边境给当地武装,还为海外“圣战分子”进入叙利亚大开绿灯,致使位于叙中部、与黎巴嫩接壤的霍姆斯省成为危机前期的重灾区。随着叙利亚政府军与真主党武装在叙黎边境地区不断扩大控制范围,大量武装人员重返黎巴嫩,给黎巴嫩的安全稳定带来重大隐患。

  从民间角度讲,叙黎两国间交流也异常紧密。据当地媒体统计,叙利亚危机爆发之前,黎巴嫩本国约有400万人,而在黎巴嫩工作的叙利亚人则超过100万人,这些人不但为黎巴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很多还与当地人通婚并定居黎巴嫩。这些人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黎巴嫩针对叙利亚问题时的决策。

  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统计,因危机逃往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数量已经达到98万人,这些人大量占据黎巴嫩的社会资源,不但给该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治安问题。黎巴嫩《大使报》评论称,难民问题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该报认为,只有叙利亚危机结束,黎巴嫩的安全形势才有可能好转。

  安全无保障,贫富差距拉大,黎巴嫩普通百姓活得很辛苦。贝鲁特的出租车10美元起步,在路边咖啡厅吃一顿快餐也要几十美元。高物价显然是人均年收入不到9000美元的黎巴嫩人难以承受的,有些人不得不另谋出路。叙利亚人拉伊德的妻子来自黎巴嫩,他们全家却宁愿生活在大马士革。拉伊德靠开往返于贝鲁特和大马士革的出租车维持生计。“黎巴嫩生活成本太高,叙利亚虽然战乱,但看病和孩子上学的花销都很低,经济负担小很多”。

  (本报大马士革3月2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25日 21 版)

分享到:
(责编:苏楠、潘旭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