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关乎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观点)

郭智奇 刘天金

2014年03月14日03: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让十几亿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吃饱有“两保”,保今天“米袋子”和“菜篮子”的殷实,保子孙后代“饭碗”和“餐桌”的丰盈;吃好需“两品”,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吃得安全放心要“两抓”,抓标准化生产“种”出安全,抓全程监管“管”出放心。

  没有高度知识化的农民,就没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在连续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把农民教育培训提到战略高度。201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农业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留乡务农人员以妇女、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没种过地,也不愿意回乡务农,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只有抓住那些有意愿、有能力务农的农民,对他们进行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培训,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才能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集中体现在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和与传统生产要素结合上,它适应了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现代装备等生产工具加快发展并广泛运用,最为突出的是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9%,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加大,大马力、自动化、精准化高端农业机械已不鲜见,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正在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质量追溯及电子商务等领域积极应用,智能化移动终端将实现信息服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的基本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5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我国是最大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国,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仅为30%—35%左右,比欧美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以上。随着传统小农生产加快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现代农业对能够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够操作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农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不经过长期的农民教育培训,有效缩短农民在技术、观念上的差距,发展现代农业将无法支撑。 

  大力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拓宽农业获利空间,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务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2底,我国家庭农场数达到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占到了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他们的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单个家庭农场的平均收入达到18.47万元,远远超出了一般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这些农场主就是率先接受教育培训、具有了较高技能和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石。中国是农业大国,亦是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其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关乎粮食安全,关乎经济安全,关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民族进步。 

  (作者分别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家咨询组副组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14日 23 版)

分享到:
(责编:付龙、苏楠)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