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首届中英传媒论坛在伦敦圆满结束

2014年01月10日06:26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论坛现场 黄培昭摄
论坛现场 黄培昭摄

人民网伦敦1月9日电(记者 黄培昭)由中国新闻社和环球时报共同主办的2014年中英传媒论坛当地时间1月9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中英两国近20家主流媒体的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媒体发展趋势和两国媒体合作前景。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中国和英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两国民众长期以来对彼此充满兴趣,相互了解和认识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今天,两国民众都在摆脱陈旧思维,重新发现、认识对方国家。

刘晓明说,在中国民众眼中,英国不再保守内敛,而是富于创新、创意。在英国民众眼中,中国也不再神秘难懂,而是充满现代活力,富有独特魅力。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认知变化,将民众的热情和新知转化为促进中英关系发展的优势和动力,这是两国媒体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我们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

刘晓明指出,中英媒体应以交流促理解,以理解促合作,在三个“促进”上多下功夫。一是促进交流。中英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存在很大差异,相互认知还有待提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媒体作为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要为公众提供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和资讯服务,更应该多到实地走走看看,多到现场听听广大民众的所思所想,多和媒体同行接触交流,否则易走进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的误区。我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现象,一些英国媒体朋友原来对中国认识得比较简单,脑子里有一套成见,但在去过中国后,他们发现中国原来丰富多彩,社会充满活力。他们的报道视野、角度和观点也随之发生一些积极变化。

二是促进理解。中英媒体应当多报道对方国情社情、历史文化。我发现这几年,英国媒体明显加大了对中国社会现象、普通民众的报道,这样的报道我们叫“接地气”,英国民众也爱看,因为他们更能深入了解今天的中国。同时,中国媒体对英国各领域的报道覆盖和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如伦敦奥运会、王室大婚和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等,中国民众也喜闻乐见。中新社关于英国的报道,在中国各大网站的转载率很高。我还特别注意到《环球时报》上,经常有一些英国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介绍,读来十分生动有趣,让人受益匪浅。

三是促进合作。中英两国传媒业各有千秋,互补性强。英国媒体在创意、技术、传播力和管理模式方面走在世界传媒业发展的前沿,而中国媒体在市场、人力、资金和发展潜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据我所知,目前两国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等传媒产品的开发和制作方面已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我希望,今后这些合作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我也希望,随着两国媒体合作的深入,中英两国人民不断增进互知互信,深化友谊,中英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更加坚实和牢固。

英国文化、媒体和创意产业部部长国务部长艾德·维济表示,随着中英关系的发展,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日益加深,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比如英国的电视剧《唐顿庄园》在中国有很多观众。在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过程中,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