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抓住签署伊核问题初步协议带来的机遇 

伊朗谋求与海湾国家修好(国际视点)

2013年12月06日04:3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12月4日,伊朗外长扎里夫结束了对阿联酋的访问。此前,扎里夫已经访问了海湾六国中的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曼。扎里夫向海湾国家领导人转交了伊朗总统鲁哈尼的信件,并与这些国家领导人就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上月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以及区域安全和双边关系等问题进行磋商。

有分析认为,伊朗积极寻求与海湾国家合作,意在取得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的信任,进一步扩大在地区内的影响力。

试图打消海湾国家疑虑

扎里夫访问海湾国家的目的,就是要打消这些近邻对伊朗的担忧和疑虑,解释伊朗发展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的意向,说服海湾国家不要相信“极端分子的谎言”和陷入“战争鼓吹者的圈套”。

在科威特,扎里夫表示,伊朗希望执行好与六国所达成的协议。他说,伊朗和西方的不信任正在消除。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本地区所有国家,有利于地区稳定与安全。

在阿曼,扎里夫强调,伊朗认为制造和使用核武器是“非法的、不道德的,也是不人道的”,进行地区和国际核军备竞赛是自杀行为。伊朗认识到,拥有核武器会损害国家自身安全,因此“我们不需要核武器”,伊朗无意在核问题上欺骗世界。

阿联酋总统哈利法在会见扎里夫时强调,阿联酋欢迎伊朗近来出现的一些变化,欢迎伊朗就其核计划与六国签署初步协议。扎里夫对阿联酋这一立场表示赞赏,并强调伊朗希望加强与海湾国家的关系。

希望缓和与沙特关系

扎里夫宣布,近期还要访问沙特。沙特是地区大国,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和能源大国,在海合会六国中地位举足轻重。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阵营和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阵营的对峙,是中东教派政治的一大特点。沙特和伊朗不仅自身关系紧张,而且还通过代理人在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也门、巴林展开争夺。为了应对伊朗威胁,沙特最近3年斥资近千亿美元从美国采购先进武器,以加强自身防卫力量。因此,伊朗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做沙特的工作上。

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后,沙特谨慎地表态称:“如果存在善意,伊朗与六国达成的阶段性协议可能是迈向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第一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东中心主任萨尔曼·谢赫认为,解决伊核问题刚刚进入起始阶段,未来6个月将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沙特等国认为美国被伊朗蒙蔽了,沙特甚至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核计划来对抗伊朗。如果这样,中东地区的混乱局面将会扩展到海湾国家,中东将陷入核军备竞赛,世界会变得更加不安全。

沙特《祖国报》网站有评论认为,在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后,许多海湾国家都表示了欢迎,只有沙特持谨慎怀疑态度,因为沙特充分了解伊朗企图称霸地区的野心。伊朗外长的到访意在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但是能否真正开启合作,仍需要看伊朗的实际行动。

以色列《国土报》的分析认为,在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阶段性协议后,伊朗已经将外交重点转向海湾国家。一直以来,海湾国家都将伊朗视为“真正的敌人”。现在伊朗积极寻求与海湾国家合作,意在取得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的信任,进一步扩大在地区内的影响力。

以色列时评家兹维·巴雷尔则认为,海湾国家并没有一致的外交政策。在伊朗对海湾国家展开的外交攻势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阿联酋都向伊朗释放了善意,土耳其最近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也向伊朗的立场靠近,沙特不会对这些变化视而不见。巴雷尔认为,明年1月召开的叙利亚问题日内瓦会议将是一块试金石,叙利亚现政权和反对派武装如果分别失去伊朗和沙特的支持,根本无法维持现状。历史证明,沙特是一个对地缘政治变化适应很快的国家。从长远来看,地缘政治变化能为未来的地区安全合作打开一扇门。

5日出版的英国媒体多数评论认为,伊朗与海湾国家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一方是什叶派为主导,一方是逊尼派为主导,尤其是双方在地区利益等问题上多有抵触和矛盾,因此,伊朗欲修复与海湾国家关系的努力不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爆料说,沙特和以色列正在联手共同应对伊朗,近日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工作人员频频往来于利雅得和特拉维夫之间,以协调两国立场。

英国媒体分析认为,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沙特和以色列成为两个最大的输家,两国均认为其战略利益受到了威胁,这是双方有意联手共同对付伊朗的重要原因。扎里夫访问海湾国家,就是要破坏沙特与以色列的关系,打破双方在对待伊核问题上的默契。

伊核问题前景取决于后续谈判诚意

据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芙哈姆透露,有关各方计划于9日至10日在日内瓦商讨阶段性协议落实问题。有评论指出,此次会谈旨在夯实阶段性协议的成果,为全面解决伊核问题奠定基础。

巴基斯坦政策分析家阿克塔尔对本报记者表示,扎里夫此次出访,是在伊朗与六国达成阶段性协议后,与海湾国家进行互动,旨在试探这些国家对协议的反应,并希望强化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拓展合作领域,从而改善周边环境。日内瓦阶段性协议的达成是伊核问题的一大突破,但能否达成最终协议,还要取决于阶段性协议的落实情况以及双方在后续谈判中的决心和诚意。

(本报开罗、伊斯兰堡、伦敦12月5日电  记者刘水明、张梦旭、刘睿、杨迅、黄培昭)

>> 点  评 <<

殷罡(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阿拉伯人对“波斯炸弹”的担忧,伊朗心知肚明。过去几年,伊朗已经无数次抚慰海湾阿拉伯国家,甚至提出核技术共享,但在伊朗存在秘密核设施和秘密核活动的情况下,阿拉伯人怎能轻信?这一次,饱受制裁和孤立之苦的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了重大抉择,接受了旨在以非军事手段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六国方案,实际上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中东的历史,充斥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竞争。在美国“中东分责,侧重亚太”的战略再平衡影响下,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之间也会形成新的平衡。希望这一次的再平衡,双方都能汲取8年两伊战争和仍在持续的叙利亚战乱的教训,真正实现两个民族的和平共处。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06日 21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潘旭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