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亚马孙雨林保护陷瓶颈 养牛业成雨林砍伐最大诱因--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巴西亚马孙雨林保护陷瓶颈 养牛业成雨林砍伐最大诱因

2013年04月21日12:0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农场主在帕拉州附近的雨林饲养牲畜(记者 王海林摄)
农场主在帕拉州附近的雨林饲养牲畜(记者 王海林摄)

人民网巴西利亚4月21日电(记者 王海林)3月25日,巴西超市协会(Abras)与巴西联邦公共事务部(MPF)签署协议,拒绝出售非法使用亚马孙雨林作为牧场生产的牛肉。将雨林保护又一次推向了公众视野;28日,负责环境监测及管理的巴西环境和可再生自然资源研究所(Ibama)发布了亚马孙雨林的最新监测记录,数据显示2012至2013年间亚马孙地区的森林砍伐量增加了26.8%。亚马孙雨林保护的近况如何?这一协议对雨林保护有何意义?

经济利益催生非法砍伐链条

横越南美八国的亚马孙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巴西拥有亚马孙雨林的64.3%。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近100年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干扰,全球热带雨林以每年120425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减少。造成雨林破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非法采伐、大豆种植、养牛业牧场扩张等。而养牛业是导致巴西境内亚马孙雨林被砍伐的最大诱因,据巴西政府报告,约66%遭到破坏的雨林变成了牧场。由于巴西境内非法砍伐一般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沿着雨林边界由外向内呈弓形推进,亚马孙雨林边界贯穿的三个州:帕拉、马托格罗索、朗多尼亚非法砍伐最为严重。

据巴西著名的非政府组织亚马孙人类与环境研究所(Imazon)研究员阿达尔贝托介绍,巴西约有2亿头牛,其中近一半散养在亚马孙地区,整个亚马孙地区的人口约为2500万,即平均每人就拥有4头牛,这一数字是惊人的。且该地区的养牛量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迄今为止已有18%的雨林被非法砍伐、大豆种植、养牛业等彻底损毁。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养牛业的技术含量、生产成本均非常低,“只要有一片土地散养这些小牛犊,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管理,很快你就可以赚钱,”阿达尔贝托感慨道,在亚马孙地区,平均用2公顷的土地散养一头牛,在其他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

巴西亚马孙州气候变化中心负责人约翰?塔罗科齐也认为亚马孙地区农业、畜牧业等成本较低,但回报异常高,且近期农副产品等价格居高不下,很多人受利益驱动毁坏雨林以攫取财富。森林砍伐的链条一般有如下几步,首先伐木工人非法砍伐雨林,将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贩卖,砍伐过后进行焚烧,之后农场主深耕这片土地用以种植大豆或放牧,当这片土地的养分耗尽时,他们又转移到另一片林区重复这一行为。一般仅需要两到十年,一片生长了近百年的雨林就会被彻底摧毁。

负责环境监测及管理的巴西环境和可再生自然资源研究所(Ibama)环境保护主任卢西亚诺?梅内塞斯也指出为发展亚马孙地区经济,政府曾出台大量激励政策,如补贴贷款,低税收甚至免税等。所以在这里清除雨林比购占其他地区的土地“更便宜”。而非法在不受管制的土地垦荒更降低了原本就已经很低廉的土地成本。

催生养牛业迅速发展并导致雨林砍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市场。在巴西,人们食用的肉类中牛肉占到了82%。除了巴西国内市场,伊朗等伊斯兰国家、俄国对牛肉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巴西牛肉大量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这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巴西养牛业的发展,也间接推动了雨林砍伐。

所以要解决亚马孙雨林的破坏问题,就一定要解决利用亚马孙雨林非法养牛的问题。截止到2012年,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及退化的面积已经相当于法国、比利时、瑞士、英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面积的总和,如果不继续加以制止,情况将非常危险。

法律监管、高科技监控等多管齐下

近年来,巴西政府通过各种高科技监控手段、法律监管、商业制裁、加大执法力度,包括提高罚款额度、监禁、没收各类砍伐工具、牧场的牲畜等方式加强对雨林的保护。最近8年,巴西境内亚马孙雨林砍伐及退化面积降低了近80%。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却让抗击雨林砍伐陷入了瓶颈。既要保护雨林,又要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并供应足够的粮食和牛肉应对不断上涨的国际及国内市场需求,巴西联邦政府需要从中寻找一个平衡。

法律法规的完善是阻止森林砍伐的重要手段。巴西环境政策局主任弗朗西斯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04年巴西亚马孙雨林损毁程度异常惊人,一年内亚马孙雨林被损毁的面积达到了近1.1万平方公里。随后,巴西联邦政府制定了《预防和控制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行动计划》(PPCDAM)。政府将亚马孙地区划分成不同的保护区域,有些区域可以进行合理砍伐或耕种,有些区域是受政府保护的,绝对不能进行砍伐。这一计划于2006年开始初步取得成效,森林砍伐量大幅降低。据Imazon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5年,平均每年的森林砍伐面积为1.96万平方公里;2006年至2012,平均每年的砍伐面积下降至9600平方公里;2012年的砍伐率更是创历史最低,为4700平方公里。

除法律监管外,巴西政府还采取一系列高科技监控措施。巴西自1988年采用卫星图像对亚马孙雨林进行监测,近年来巴西同中国联合研制了高清晰度地球遥感监测卫星并用于雨林监测。极大提高监测亚马孙雨林行动的效率。

Ibama帕拉州主管雨果?斯卡德勒接受采访时指出,Ibama根据每天的实时卫星监测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当地的环境监察员可迅速乘直升机或卡车到达非法毁林严重的地区对违法者处以罚款,监禁,没收机器设备及禁止其从银行贷款等处罚。目前在亚马孙地区共有6个工作组负责实地监管雨林砍伐状况。由于帕拉州的林木质量在巴西境内整个亚马孙地区经济效益最高,该州的砍伐现象也较为严重,仅帕拉州就有3个工作组。

加大执法力度也是雨林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2013年1月巴西各环保部门联合启动了“绿浪行动”,进一步加大针对雨林破坏行动的执法力度。由Ibama、联邦公路警察、军队及联邦警察组成。从2012年8月至今年3月,Ibama共收缴违法毁林罚款14亿雷亚尔(约合7亿美元)。3月28日,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提供的实时卫星监测图像显示,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量由2012年8月份出现大范围上升,但现在已经降至可控水平,Ibama主席沃尔尼?扎纳尔迪指出,这与加大了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密切关系。如果森林破坏的面积低于25公顷,实时监控系统很难监测到。“所以工作组的实地监测就显得异常重要”,沃尔尼强调。

遏制消费终端、合理规划利用雨林是根本

3月25日,巴西超市协会(Abras)与巴西联邦公共事务部(MPF)签署协议,拒绝出售非法使用亚马孙雨林作为牧场生产的牛肉。又一次将雨林保护拉回了公众的视野。让消费者也加入到雨林保护的大军中。

这并不是个例,2006年,为控制巴西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的持续增加,巴西相关组织签订协议暂停从破坏亚马孙地区森林的农场购进大豆,2008年,秉持对森林砍伐“零容忍”的态度,巴西环保部加入这一协议。2012年,相关协议方一致同意将协议延期到2014年。这意味着占据市场90%份额的24家主要的谷物公司不得购买相关农场生产的大豆。通过这一方式,曾经一度猖獗的非法砍伐森林种植大豆的情况得到了遏制。现在牛肉制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对生产市场进行监控,防止其对雨林的破坏,但我们无法监控终端的消费者去购买非法破坏雨林获得的农副产品”,雨果指出,巴西超市协会的这一协议让消费者也开始有保护雨林的责任意识,他相信这一协议有助于遏制森林砍伐。

弗朗西斯科表示“我们需要政府同社会一起努力,才会取得成效。”他同时指出,从2004年开始,消费者可以在政府网站上查询到所有禁止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区域,“如果是从这些区域生产的产品,你可以拒绝购买,有了这种意识,雨林保护一定可以做好。”

约翰也认同“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这反过来对焚烧雨林畜牧的行为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他同时指出,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协议落实。

除了遏制消费终端,合理规划并可持续利用雨林才是雨林保护的根本,“我们需要研发最新的技术,如何能在较少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大豆,养殖更多的牛等。”约翰补充道。

阿达尔贝托正在进行雨林有效利用的研究。“我不敢妄言现在就实现亚马孙地区的‘零砍伐’,但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他向记者描述Imazon这项研究的蓝图。最理想的状态是有40%的雨林属于国家保护区,这里是真正的零砍伐,可建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另外40%是可持续发展的林区,可以进行有计划的砍伐;最后20%是可以完全砍伐以全部利用的林区,可以用来修筑道路、采矿、种植大豆、养牛等等。目前巴西境内38%的雨林属于国家保护区,第一个40%接近完成;关于第二个40%,现在只有20%的可持续发展林区被开发,这一部分潜力非常大;关于最后20%,如今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已有18%的林区完全被砍伐,而且正以每年0.1%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利用第三种森林资源,争取将其控制在20%以下。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碳储库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热带雨林的消失不仅会对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和原始土著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会对全球环境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合理规划,可持续利用雨林,让我们的“肺”正常呼吸,是每个人的责任。

联系本文记者

吴志华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耿聪)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