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17日发布最新的《世界发展指标》报告称,发展中国家极度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持续上升,稳步接近世行日均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1981年到2010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加了59%,但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贫困线下的贫困人口比例已从50%显著下降至21%。
报告显示,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和中国。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的贫困人口总数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的比例30年来有所上升,而中国这一比例从1981年的43%显著下降至13%。
全球仍有12亿绝对贫困人口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极度贫困人口仍有12亿人之多。尽管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极度贫困率迅速下降,但世行估计,到2015年仍将有9.7亿人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18日在泰国曼谷发布《2013年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以下简称《概览》)称,亚太区域仍有8亿多穷人挣扎在贫困线下,占全球穷人总数的近2/3。亚洲还有9亿以上人口的日收入在1.25至2美元之间,属于极端贫困的边缘。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7日发布的《2013年全球监测报告》指出,城市化有助于帮助人民摆脱贫困,推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全球80%的产品和服务生产发生在城市,因此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如中国和许多东亚、拉美国家在降低全世界的极度贫困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行和IMF呼吁,全球需要继续做出协调一致的努力使极度贫困率尽可能降为零。IMF战略、政策与审议局副局长休·布雷登坎普表示,尽管发达经济体增速缓慢,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强劲。通过继续维持审慎的宏观政策和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来保持增长是继续推进减贫的关键。
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
《概览》称,中国决策层已表示,中国的长远目标是通过提高穷人的经济能力,促进内需水平的上升,使内需发挥迄今为止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提高“增长的质量”。 中国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明确阐述了使经济摆脱对外依赖,走上可持续的内需驱动型长期增长道路的各项措施,同时减轻投资在内需中的作用,并促进消费增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2009年,中国贫困人口不但大幅减少,还提前实现了绝对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此外,中国政府还支持国际开发合作,帮助缩小南北差距,同时支持维护改善多边贸易体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有利的贸易环境,还免除了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的无息贷款。
《概览》称,尽管预计中国的内需增长将赶不上投资的下降,但中国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不断转变也将使本区域的消费品出口国通过扩大对中国市场的渗透而受益。据亚太经社会估计,2013年至2015年,这将使其他亚太国家向中国的出口增加近130亿美元,本区域的出口增长将因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而提高0.5个百分点。
“中国内需增加,亚太地区国家就可以向中国出口更多商品,进行更多内部贸易。”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司发展政策局局长阿依努·哈桑对本报记者说。
世界煤炭联盟首席执行官弥尔顿·卡特林认为,中国是全球减贫最成功的国家,其中电气化是助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有效地帮助百姓脱离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美国《华尔街日报》17日的评论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巨大飞跃帮助中国民众摆脱了极度贫困的状态。
“造血”机制比“输血”机制更可持续
《概览》称,今年2月,中国宣布了一系列减贫计划,包括大幅提高农村最低工资;改革户籍登记制度,使农民工能够享受社会保障和其他城镇户口居民享受的权利;以及提高税收的累进幅度并使税收更加公平。
哈桑对本报记者说:“这让人印象深刻。只有使贫困人口改善生活质量,才可能刺激贫困人口的消费,这正是前瞻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体现。”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对本报记者表示:“只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速,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哈桑说:“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策不可持续,只有采取基础广泛的前瞻性宏观经济政策才能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减少贫富差距是关键。随着中国努力把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注重追求高质量的增长,中国正把更多资源用于卫生保健等社会部门。”
“中国通过城镇化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等行业,直接推动了贫困率的下降。”庄巨忠对本报记者说,“通过较快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造血’机制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转移支付的‘输血’机制更可持续。”
(本报曼谷4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