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瞭望:半岛困境中的“危中之机”--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环球瞭望:半岛困境中的“危中之机”

■  张旭东

2013年04月12日14:17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特约评论员 张旭东博士

目前,朝鲜正在酝酿新一轮导弹试射,美日韩严阵以待,半岛上空再次阴云笼罩。冷战后的二十余年里,国际社会目睹朝鲜半岛危机周而复始地上演。这其间,引发局势紧张的具体事由不断变化,然而朝鲜“拥核自立”的目标与决心却始终未变。

在半岛局势演变的过程中,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寻求半岛和平与无核化问题的解决途径,然而却在某些重要问题上陷入误区,每当半岛发生突发情况,美国及其盟友即利用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等强硬手段对朝施压,此举往往事与愿违,激起朝鲜更强烈的回应。

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对朝鲜有着巨大影响力,只要中国对朝鲜施压,甚至动用切断粮食等人道主义援助的非常手段对朝制裁,朝鲜就会就范。更有观点视中国为朝鲜的安全保护伞,放任朝鲜对国际社会多年来的挑衅行为。

必须强调,上述观点存在着明显的纰漏和误判,贻害甚深:

首先,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无法超越现代国家间交往的正常框架。中国政府坚定信奉“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原则,不会违背邻邦意愿干预他国事务。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劝说和施加影响有其限度,不意味着要强迫他国实行自己所偏好的政策。对于这一点,相信拥有众多安全盟友的美国一定感同身受,即便是最亲密的同盟,也无法接受由美国替其做主,特别是就一些重大的安全关切事务。

其次,中国同朝鲜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正常国家间的贸易行为。食品等物资的援助对朝鲜普通民众的生活起到了很大帮助作用。如果贸然终止人道主义援助,非但不能立马解决核扩散与导弹威胁,反而可能诱发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这也是国际社会任何一方都极不愿看到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和国际社会对朝鲜执行相关制裁已经数十年,核危机却愈演愈烈,这也充分说明单凭制裁不能解决半岛核问题。

再有,期待中国对朝鲜持续发挥显著影响力,与期待中美间保持密切政策协调,并推行美国期望的政策目标本身是不可兼顾的,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半岛局势发展至今,危机不能简单归咎为某一个国家、某一届政府或者某一位领导人。必须看到,整个国际社会都应为半岛紧张局势承担责任,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吸取足够的教训,找到避免使局势滑向深渊的有效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发生后,朝鲜半岛的战争危险系数甚至超过今日,朝韩之间已经发生事实上的直接交火行为,但最终战争并未爆发,半岛转危为安,原因何在?

第一,相关各方充分意识到了战争的潜在风险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代价,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做到了冷静克制,并准备做好了一切冲突可能升级的预案。

第二,在美日韩保持密切政策协调的同时,中俄与之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并且由中国派出外交政策官员,通过中朝特殊的外交渠道,力避朝鲜做出恶化局势的行为。

第三,抓住时机首先恢复朝韩双边接触,缓和敌对气氛,在会谈取得一定进展后由美朝双方就停止导弹试射和中止核项目等问题进行协商,进而为六方会谈最终早日重启创造条件和气氛。

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用在解决当前的危机里。但是,在处理当下危机时还必须考虑重要的政治现实:朝鲜正在经历领导人变更后的政权巩固阶段,六方会谈中其他各方也大都处于新外交团队的适应与磨合期。

总之,对各方而言,应该认识到,比起毫不妥协退让的决心与意志,更难能可贵的是首先迈出寻求外交协商这一步的勇气,因为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代价太过昂贵。固守政策立场、拒绝缓和契机,是对国际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

目前,半岛刚经历过2013年初朝鲜新一轮卫星发射和核试验的冲击,新一轮的导弹试射将使局势再次升至沸点。

越危险的时刻往往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新契机。11日,韩国总统朴槿惠首次提议举行韩朝对话。现阶段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可能成为半岛实现缓和的潜在契机,考验国际社会的非凡勇气与智慧的时刻到了。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

分享到:
(责编:赵艳萍、杨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