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偏差
在西非国家马里,美白产品的流行程度更显夸张。调查显示,仅首都巴马科的市场上就有超过100种美白产品出售,超过半数马里女性使用美白产品。不愿美白的妇女甚至会遭人排斥。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女性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由于拒绝跟同伴一样使用美白产品,她在参加宗教仪式时只能站着,没椅子坐;出席婚礼时被拒绝合影。
“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例如律师、作家、教师,或者在电视台工作的人,也美白,”医生阿里·金多说,“这已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如果连这些具备社会影响力的女性也美白,可以想见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一些马里妇女说,之所以热衷美白,主要是受广告宣传和明星效应的影响,让她们以白为美。
“各种传媒和电视广告在不停告诉我们,浅肤色的女性才是美女。女人们开始相信这一点,”塞内加尔妇女艾莎·德梅说。
尼日利亚的化妆品店员埃丝特说,如今非洲人也倾向于把肤色与财富、工作环境等联系起来。“不少女性美白,想让别人认为她们不用整天在外奔波、风吹日晒,认为她们是优秀的成功女性。”
健康代价
然而,医生警告说,美白可能付出惨痛代价。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说,一些美白产品成分复杂,包括可抑制肌肤黑色素生成的对苯二酚、用于治疗严重皮炎的类固醇,以及有毒金属元素汞等。长期使用这类美白产品可能损伤肾脏,导致皮肤出现皮疹、变色,或者留下疤痕。过度使用甚至还会带来心理问题。
马里医生金多说,劣质的美白产品中有害成分更多,但往往价格便宜,因此穷人最易深受其害。
“这些产品不会让她们变得更漂亮,只会烧毁她们的面容,让人痛苦、难看,”他说。
塞内加尔的德梅说,当地曾流行一款名为“全白”的美白面霜,号称15天即可改变肤色,每管售价不到2英镑(3美元),目标消费群体正是那些收入低、对产品危害没概念的农村女性。
“当她们发现副作用,想要停止使用这款产品时,为时已晚,”德梅说,“皮肤状况恶化,像被灼烧过。实际上,她们看起来更黑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