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2月20日(记者 李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中国大使陈坤在十二月初对贵州省纳雍县进行了探访,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通过与政府合作将为当地儿童的教育、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所提供的支持。此次对偏远贫困地区的考察是陈坤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后的第一次亲善探访。
“我非常高兴第一次探访就来到了纳雍县,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现状。教育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讲是那么的重要,”陈坤指出,“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和如何开拓他们的思维,是我们应当去尊重和关注的。”
爱生学校项目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共同合作实施,旨在通过长期的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中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办荣明达(Dale Rutstein)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次陈坤加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首次探访提高了公众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关注度,帮助人们认识到到在中国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此次贵州之行中,陈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道参与了对爱生学校新项目点的实地考察。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长达十多年的爱生教育项目当中的一部分。整个团队探访了两所学校和几户学生家庭,了解项目实施地区的现状和条件。
“我探访了两所学校,看到了不同层面的受教育的状况,孩子们的笑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相信爱生学校这个项目的建立和推动,会给很多其它的贫困县或者亟需教育改善的乡村学校、县城学校作出一个很好的示范。” 陈坤颇有感触的说。
对于身处偏远农村地区的贫困儿童来说,教育资源是极为有限的。陈坤所探访学校的很多班级都存在一位老师教七、八十位学生的现象。此行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团队也看到了在学校附近租房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家通常离学校很远,有些孩子的父母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
在中国,从2009年开始,爱生学校模式为普及优质基础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