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制造,让求知本性外显(环球走笔)--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独家稿库

  

个人制造,让求知本性外显(环球走笔)

蔡肖兵

2012年12月11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许多人简单地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等同于制造模式的数字化。而在长尾理论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另外一个核心要素是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个人制造”,个人制造是“一场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最后一块拼图”。

  个人制造,似乎是一个有些吊诡的讲法:与机器大工业紧密相关的“制造”,与“个人”有相当的“距离”。现今的技术文化中,“制造”是大工业的专利,它是同一性、标准化的同义语,是差异性的对立面,它剥夺了人对差异的追求,由此形成的独断性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然而,“制造”本不应离“个人”如此遥远。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求知本性的外显,正是将自己或他人的需求与自己的求知过程相结合的过程。设计、创造、制造本就是人求知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求知可以使得每个人都会有从事技术活动的冲动。但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作为个体的人与“制造”之间出现一个鸿沟,导致了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在机器大工业时代,这种“求知本性的外显”成为少数人群的“技术特权”,多数人的这种需求被人类产生的技术压制。铲除这种压制,释放每个人“求知本性的外显”潜能,是当代技术发展应该追求的观念。   

  人创造了技术,但人却成为了“制造”的奴隶。从根本上说,技术是为了满足人实践目的的工具,是知识应用的系统,是人类用来完成任务的具有工具性质的方法。信息社会的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给个人提供了表达“异议”的机会,加强了人类之间的交往,在知识的生产上和物理形式的制造上也就具有实现民主的潜能。设计、发明、制造将不只发生在拥有昂贵实验设备的大学或研究设计机构,也将不仅仅属于少数专业科研人员,也不再被拥有物质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大工业所独断专行,它将趋于扁平化,有机会在任何地方由任何人完成,标准和差异共存,制造不仅为大众服务,也为小众服务,而且更加注重小众间的需求差异。

  这样的制造不再成为人的负担,而是人的生活乐趣。这是人性上的一个突破,在某种意义上它重新赋予了人在大工业时代丧失的自由。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都不断地将过去所缺失的人文关怀灌注到技术的发展中。技术只是一个载体,人类经过长期努力要解决的仍然是对自身的关怀。

  人与技术的关系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现代人受到自身所发明的工具技术的侵蚀而逐渐丧失的人之本性,也许还是需要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找回它们。“个人制造”也许会在人与技术间的关系上带来让我们惊喜的巨变。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牧、赵艳萍)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