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民:坚持“绿富同兴”【4】

【查看原图】

洪格尔巴特尔牧场 寇杰摄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两不误”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内蒙古人民成功将许多草原恢复原貌。当地很多人抓住机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43岁的牧场主洪格尔巴特尔,就是这波红利的受益者之一。

“放羊对草原的破坏力大,羊在吃草的同时啃噬草根,会导致牧场荒漠化,但牛不吃草根,对草原破坏力小。2017年,为保护草原生态,我们把羊全部卖掉,从传统的牛羊畜牧业转型做‘养牛+旅游’的生态牧场,这一年,牧场纯收入达113万元,其中旅游收入突破了25万元。2018年牧场总利润高达130万元,其中养牛净利润为85万元,旅游利润为45万元。”洪格尔巴特尔说。

2017年,洪格尔巴特尔牧场依托通辽市境内建成的500公里景观带,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每年大批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度假,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入住蒙古包,体验骑马射箭、民俗音乐表演、篝火晚会等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不仅有助于生态保护和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还能让我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洪格尔巴特尔颇为自豪地说道。

这些年,洪格尔巴特尔走在生态旅游致富路上,同时积极为家乡扶贫事业做贡献。2017年他自筹资金成立扎鲁特努图克旅游有限公司,带动就业贫困户1户、牧民10余人;2018年带动4个贫困户5个人脱贫。“在我这里干活是一天100元,有的做2个月,最长有100多天。有一个贫困户,是一对老夫妻,去年离开这里时还带走了7头牛。”洪格尔巴特尔告诉记者。

洪格尔巴特尔还帮助大学生解决学费以及临时就业问题。“今年没有贫困户,在我这里有5名大学生。2名在读,3名已经毕业,都是周边地区的蒙族孩子,利用假期打工解决学费,一个月3千元,两个月6千元。有的大学生毕业后,也来到这里,我给他们提供一个临时的工作,帮助他们过渡。”洪格尔巴特尔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是内蒙古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无论是养牛合作社带头人刘金山、沙漠造林人张喜旺,还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洪格尔巴特尔,他们全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建设美丽内蒙古的方方面面。(申玉环) 

点击阅读英文报道: http://en.people.cn/n3/2019/0806/c90000-9603823.html

系列报道:

库布其:向世界贡献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样本”

“沙漠玫瑰”敖特更花

蒙古族说唱艺术家拉西敖斯尔“不忘初心 传承民族文化”

复兴中的蒙医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草原文化的继承者:方兴未艾的内蒙古传统文化教育

【1】【2】【3】【4】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9年08月14日08:53
分享到:
(责编:黄晓蔓(实习生)、刘洁妍)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