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RDCY观察系列报道之九——

G20的诞生、发展和挑战分析【2】

2016年09月02日09:5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G20的迅速崛起

一、G20的初始阶段:非正式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1999年12月15日,届G20财长央行行长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成员有: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以及欧盟,此次会议标志G20的诞生。

成立之初,G20以非正式部长级会议的形式运行,会议明确强调,本集团的创立是为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提供一个非正式对话的新机制,以扩大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经济体之间就核心经济、金融议题进行讨论并合作,以取得惠及所有人的稳定的、可持续的世界经济增长。那时的G20明确规定其只是IMF和世界银行框架内的一种机制,且所发布的联合公报也多是长期问题,同时没有严格规定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需要的具体步骤。所以,G20并不太受关注,当时的G20仍然笼罩在G8的光芒下。

G20会议最初只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每年举行一次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议题也主要关注财政、金融、经济等领域。1999年至2007年的会议议题及地点详见表1。

表1 G20在2007年之前的会议议题及会议地点

时间

地点

内容

1999年12月

德国柏林

探讨全球区域经济和金融形势、国际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等问题。

2000年10月

加拿大蒙特利尔

探讨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

2001年11月

加拿大渥太华

探讨“911”事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G20在打击恐怖融资活动方面的作用。

2002年11月

印度新德里

探讨如何防范与应对金融危机、打击恐怖主义融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化等问题。

2003年10月

墨西哥莫雷利亚

继续探讨上一次会议的议题,并围绕发展融资以及打击恐怖融资,全球化与国际发展、全球化与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建设等议题进行讨论。

2004年11月

德国柏林

探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金融部门机构建设、打击滥用国际金融体系、老龄化的挑战与移民、主权债务重组、布雷顿森林机构60年回顾、全球化背景下促进稳定与增长以及区域一体化等议题。

2005年10月

中国北京

探讨加强全球合作、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有序发展、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发展融资、发展理念创新等议题。

2006年11月

澳大利亚墨尔本

围绕“建设和维持繁荣”的主题,重点探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问题、能源与矿产、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等话题。

2007年11月

南非开普敦

探讨如何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如何改革IMF和WB等问题。

二、G20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改革逐歩深入。2003年6月,G8邀请11个发展中国家参加了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2005年7月,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参加G8峰会。鉴此,G8+5正式出现,并在随后的2006年圣彼得堡峰会、2007年海利根达姆峰会、2009年拉奎拉峰会以及2010年的马斯克卡峰会上得到延续。G8+5的出现表明G8实现了自身的进一步改革,但权力结构与既有制度的矛盾仍未能得到解决。新兴经济体在G8领导人会议上仍处于边缘地位,具体表现是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议程设置权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G8的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西方国家不得不倚重并求助于经济上富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2008年11月15日,G20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首届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讨论全球金融与经济问题。从这次峰会开始,G20结束了成立最初几年的松散、非正式国际组织的状况,在协调各国政策、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开始发挥实质性作用。2009年,G20决定2011年以后G20峰会要成为年度、制度化的讨论全球经济议题的论坛。2008-2015年G20首脑峰会详情表2。

表2 G20在2008-2015年的会议议题及会议地点

时间

地点

内容

2008年11月

美国华盛顿

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提出加强合作、反对贸易保护。

2009年4月

英国伦敦

同意向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要求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对不合作“避税天堂”实施惩罚;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取代之前的金融稳定论坛。

2009年9月

美国匹兹堡

向发展中国家分别转移5%和3%的IMF份额和世界银行份额;确保经济持续复苏,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金融监管改革,限制金融高管薪酬;IMF改革与增资;汇率和储备货币问题。

2010年6月

加拿大多伦多

要求发达经济体削减财政赤字;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提出“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增长框架”。

2010年11月

韩国首尔

确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在各国的发展能力和全球发展之间建立良性循环链的体制。

2011年11月

法国戛纳

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重振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社会融合和令全球化为人类需求服务。。

2012年6月

墨西哥洛斯卡沃斯

创造高质量就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4500亿美元;改善金融市场运作,打破主权债务与银行债务之间的恶性循环;促进金融包容性;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粮食安全,控制商品价格波动;消除贫困,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加大反腐败力度等。

2013年9月

俄罗斯圣彼得堡

扩大投资和刺激全球经济复苏;经济“去海外化”和协调行动打击逃税;确保对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尽快落实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确保能源市场信息更加准确和公开;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2014年11月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到2018年前使G20整体GDP额外增长2%以上;制定“全面增长战略”;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倡议”,成立为期四年的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降低青年失业率。

2015年11月

土耳其安塔利亚

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包容性增长,创造就业并使全社会共享增长红利;到2025年实现将G20各成员中最有可能被劳动力市场永久抛弃的年轻人比例降低15%的目标;为中小企业(SMEs)提供支持,促进知识共享;提出公共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指南。

2016年9月

中国杭州

 

另外,除了最引人注目的领导人峰会之外,G20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全球会议系统。具体来讲,G20会议可分为四个层次以及内外两个体系。

四个层次分别是领导人峰会、协调人(Sherpa)会议、部长及副部长级会议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目前,G20的部长及副部长级会议机制有6个,分别是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劳工和就业部长会议、贸易部长会议、农业部长会议、发展问题部长会议和旅游部长会议。专家工作组有9个,分别是“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框架工作组、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就业工作组、发展工作组、能源可持续问题工作组、反腐败工作组、私营部门工作组、金融包容性工作组以及贸易工作组。

上述四个层次属于G20会议的内部体系。

此外,与G20相关的“民间”组织与论坛琳琅满目,可称为G20的外围体系。目前有G20商业峰会(B20,Business20)、G20智库峰会(T20,Thinktank20)、G20公民峰会(C20,Civil Society20)、G20劳工峰会(L20,Labour20)、G20青年峰会(Y20,Youth20)、G20妇女峰会(W20,Woman20)、G20创新峰会(I20,Innovation 20)等。

当前,这些组织与论坛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G20议程设置与运行规则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2014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G20峰会后发布的《G20领导人共同声明》中,其附录最后有专门一条“感谢B20、C20、L20、T20、Y20等大力支持”,足见G20外部体系力量的强大。

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G20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丰富,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归纳为两条:一、在目的上从最初的危机应对向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转变;二、在议题上,从早期的金融危机应对、经济刺激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短期性问题,转向经济再平衡、增长和就业,以及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等长期性问题,甚至开始涉及安全问题。

G20成员方覆盖了全球经济的90%、全球贸易的80%、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加入,使得G20在危机时期起到了引领经济火车头的作用。G20影响力不断扩大,人们普遍认为它是目前全球经济合作对话的最佳平台。G20达成了联手刺激经济和扭转国际经济失衡的共识,并成功应对了2008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按照G20决议,加强对本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自觉比对G20政策,修改制定自己的规则,主动为G20献计献策。比如国际商会(ICC)专门成立了G20顾问委员会和专家组,在G20每次峰会之前或同时召开B20峰会。又如,B20专家小组特别制定了一个G20计分卡,用以评估G20决议执行效果。

G20是到目前为止能让最多个主要经济体的首脑坐下来讨论危机及应对策略的对话机制,它的权威性决定了它是高效的决策机制。人们不希望它仅作为应付危机的权宜之计,而希望它能够变成一个长效的世界治理机制,成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的平台,希望它成为全球化过程中敲定方案的决策者和处理全球发展疑难杂症的治理平台。

(责编:覃博雅、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