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
开栏的话: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驻华大使看中国”栏目,邀请各国驻中国大使为您讲述他们的中国缘、中国谊、中国情,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您呈现他们眼中的中国。
1976年我第一次来中国。记得那是一个夏天,街上男男女女多身着白色衬衫、蓝色裤子,像是统一的制服。这算是我对中国老百姓的第一印象。能够看出当时中国并不富裕,但人们的着装很体面。这也是当时中国给西方世界的印象,虽然经济欠发达,但人人有工作,家家有粮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孩子。那些少先队员戴着红领巾,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路上,这画面很美。那时街上还没有多少汽车,不过有很多自行车。
1994年我作为秘鲁驻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再次来到中国,中国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今非昔比。
如今,我作为大使来到中国,不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有城市面貌的变化。1994年,大使馆前面都是一些低矮的平房,而现在周边已经都是高大的建筑,我几乎认不出来了。以前来中国时,中国商品数量少,品种也较为单一,许多商品需要从别国进口。如今,中国更多的是为世界提供商品。
中国始终在向前发展,中国人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国的学生,那些在数学、工程学领域表现出色的很多都是中国学生。或许因为汉字的记忆有助于数学的学习,一个中国小孩要记住2000个汉字才能看懂一张报纸,这是我们所没有的优势,也是我对西方文化同亚洲文化存在差异的一大感触。
我和其他外交人员一样,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为两国关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周末,我喜欢开车出京。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期间,我就开车去了许多地方。
现在我正重游故地,比如北京人遗址、卢沟桥、长城等。这些都非常吸引我,通常我会边走边看边问。有时我也喜欢去一些公园的跳蚤市场,那里卖的东西反映了风土人情。我曾在京郊的一个跳蚤市场上买过几只很漂亮的花瓶,摆放在秘鲁的家中。
我认为,作为大使,与驻在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强关系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与驻在国民众的直接接触和联系,这样可以真正了解两国民众的交往关系、相互感觉和不同想法。
与中国人交往过程中,有两样东西最吸引我们。一是友好与团结。中国人的团结友善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是家庭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家庭,家庭成员一年之中至少会回家团聚一次。
秘鲁人可以很快适应中国的生活,因为中国人到秘鲁后,秘中两个民族融合趋同,秘鲁接受了大量中国的习惯和词汇,尤其是一些日常习惯和用语。
比如,秘鲁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把中国餐厅叫“中国餐厅”的国家,我们都叫它 “Chifa”。Chifa就是广东话里的“吃饭”。秘鲁街头常常能见到“星星Chifa”、“伟大的朋友Chifa”等店名,而“Chifa”在秘鲁人眼里就是中餐馆、中国美食的意思。
再比如,去秘鲁的超市买生姜,你说“jengibre”(西班牙语里生姜的学名),售货员不一定知道,但是你说买“jiang”(姜),就知道了。
此外,还有很多中国元素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在秘鲁学校的足球赛场或是其他一些场合,需要作出决定时,我们会说,“好,石头剪子布决定”。我们一直以为“石头剪子布”这种猜拳游戏是秘鲁自己的,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它起源于中国。
现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与他国共融的概念。中国在发展、在进步,并且希望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促进其他国家一同发展。就像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作者为秘鲁驻华大使 本报记者王骁波、彭敏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