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0月21日电 对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来说,10月20日,的确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和法务大臣双双辞职,其支持率也跌破五成。在国民逐渐对“安倍经济学”失去信心和耐心之时,安倍内阁接连爆出两起政治丑闻而导致重要职位空悬。不得不说,安倍迎来了施政以来的最大危机。
【女阁僚辞职】
今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再次出任首相后,首次改组内阁。他通过打出旗号让日本女性更“活跃”,来拉动因集体自卫权问题导致下降的内阁支持率。当时,有男性阁僚表示“甄选时应重视能力”,担心安倍此举成为哗众取宠之策。然而,安倍最终还是一口气任命了5名女性阁僚,创下历届内阁女性阁僚数量之最,还别出心裁创设了“女性活跃担当大臣”这一职位。
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了当地时间10月16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在炫耀其经济成果的首脑会议之前,安倍在面向各国企业经营者的会议上发表演讲,其中提到了作为经济增长战略支柱的 “女性活跃”计划,并强调“安倍政权确立以来,女性就业人数增加了约82万人”。
但是,新内阁上任仅一个多月,从本月18日至今三天时间,5名女阁僚接连“出事”,让安倍不仅闹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笑话,也让其内阁陷入极大危机。一些日本媒体说:“安倍政府的招牌掉到了地上。”
其中,作为安倍2012年12月就任首相以来,首位辞职的内阁大臣,小渊优子曾被日本媒体称作“安倍接班人”,同时被视为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政坛新星。当前,安倍正面临就是否按计划推进不受欢迎的消费税上调政策作出决定。此次,小渊优子作为主管经济事务的重量级阁僚,她的辞职不仅有损安倍形象,也是对安倍所倡导的经济复苏路线图的沉重打击。
【支持率下降】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日本问题专家王晓峰曾在13年6月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安倍在国内的支持率还是很高的”。王晓峰说,“安倍能够上台,主要是依靠了保守派和右倾化群体。目前安倍政权的内政外交所为,不管是不是“作秀”,相当大的原因是为了迎合这些人的口味”。
共同社18日和19日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为48.1%,比9月的上次调查下降了6.8个百分点。此外,有高达84.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感受到”安倍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经济复苏。
对于明年10月将消费税上调至10%,65.9%的受访者表示反对,31.0%表示赞成。关于日本将赌场合法化一事,63.8%表示反对,大大高于表示赞成的30.3%。此外,60.2%的受访者反对重启核电站,31.9%表示赞成。
对于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下降问题,综合专业人士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日本依旧消费低迷、景气恢复缓慢,且最近内阁新成员松岛绿在选区发“团扇”、阁僚集中辞职等。
众所周知,“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果大于长期效果,且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不可否认,”安倍经济学“的确在短期内让日本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使以往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有了起色,增加了老百姓对安倍政权的信心。故在其施政初期,日本舆论倾向于支持安倍。但今年第二季度,日本GDP环比年率下滑7.1%,降幅创2009年第一季度新高,加剧了人们对于安倍晋三刺激增长计划的疑虑和对其经济政策的不满。
另外,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和法务大臣松岛绿的政治丑闻,使国民对安倍内阁的不信任和不安情绪上涨,是此次支持率降至50%以下的最直接原因。
【“安倍经济学”失去光环】
安倍晋三于2012年底上台后,加速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宽松货币政策和日元汇率加速贬值。根据2013年5月16日本内阁府发布的2013年1季度GDP的速报值表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的一系列新刺激政策不仅给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也开始让企业和消费者振作起来。
但是,继高盛首席日本经济学家马场直彦近日再度发布报告强调称安倍经济学正处在失败的边缘,即将摊牌清算之后,高盛集团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尽管通常都会认为日元疲软将刺激出口,提高企业盈利,支撑日本经济复苏,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高盛指出,自上世纪90年来以来,日本经历了四次贬值后又升值的过程,但是没有一次显示出口量和日元汇率间有明显的关联。实际上很多人对日元贬值和出口复苏间的关系存在误解。
首先,日元贬值不一定直接导致出口价格降低(以本币计算)。因为本币贬值会导致出口商在进口原料时的成本升高,所以出口价格下降的幅度或低于日元贬值的幅度。同时,价格对出口的影响也大大小于全球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后者才是影响出口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本次日元下跌带来的出口价格降幅也不及以前几次。高盛认为短期来看海外需求的强弱才是影响日本真实出口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需求都在放缓的大背景下,高盛并不认为日元贬值能够振兴日本的出口,而日本的经济复苏也就无从谈起。
另有分析称,在海外日本的企业,尤其是在中国的日本企业,调整了他们的零部件采购来源,减少了对日本国内生产的零部件的依赖。这将使日元贬值难以推动日本出口的增加。因为长期以来,日本的零部件出口占据了日本出口的很大份额。那样的话,日本经济将受到日元贬值带来的更多的负面影响,从而使日本企业的业绩得不到真正改善,那么日本经济也就很难复苏了。
除了日元贬值收效甚微外,为了刺激长期疲软的日本经济不景气而打出的“货币宽松政策”,虽然在表面上提高了人们的薪金收入,但实际情况却是,企业涨薪步伐跟不上消费税增税带来的物价上涨速度。物价上涨正让人们变得更穷。另外,人口等的结构性变化也在阻碍“安倍经济学”。
【消费税推延增税】
北京时间10月20日上午消息,据《金融时报》报道,安倍晋三暗示他可能会推迟提高日本的消费税。安倍晋三表示,如果增税行动对日本经济造成太大损害,那将“毫无意义”。
今年四月至六月,在安倍政府将消费税由5%提高至8%以后,日本经济同比下滑7.1%。但日本央行、财务省、大型财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希望日本通过进行第二次加税,减少财政赤字。
安倍晋三指出:“如果提高消费税税率导致经济出现问题,增长降速,政府的税收收入将不会增长,那么增税就变得毫无意义。”
安倍晋三预计会等待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再决定是否增税。上周,各界担心安倍政府提振日本经济的行动正在失去动力,令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动荡状况。
对消费税增税问题,马场直彦曾在报告中表示:“对于一个政府债务占GDP比超过200%的国家来说,把消费税率提高至10%仅仅是加强财政稳定性的第一步,而如果不能成功提高税率,这不仅意味着安倍通过税收政策提高经济效率的措施无效,更有可能被解读为政府放弃重整财政,这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显然是个不容忽视的尾部风险“。
若无意外,安倍的首相位子可以坐到2016年。但就目前日本国内经济、政治状况来看,安倍内阁备受舆论压力。安倍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安倍内阁将何去何从,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周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