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比利时留学生:中国学习经历,开启更美好的人生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许立群  任  彦

2014年08月27日13: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8月24日下午,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在布鲁塞尔为即将赴华留学的69名比利时学生举行欢送会。他们都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

  鲁汶大学汉学系大三学生培琳就是其中幸运的一员。“我热爱中国,一直盼望有机会去中国学习。”培琳兴奋地对记者说。2010年,培琳到中国旅行了3个月,回国后她就报考了汉学系。她说:“北京让我终生难忘,那里高楼林立,非常现代,同时历史悠久、文化独特。”

  15岁的德沃·林赛是69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尽管她现在只会用中文说“你好”“再见”等简单的词汇,但她精通另一门“中国语言”——乒乓球。旅比乒乓球教练王大勇对林赛赞不绝口,认为她是目前比利时最优秀的青少年选手之一。林赛将赴北京体育大学乒乓球专业深造一年。她对此充满期待,并决心以打球的毅力学习汉语。

  会场上,一对甜蜜的跨国情侣格外引人注目。爱上了中国小伙子的比利时姑娘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林苡晴,她将去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林苡晴用流利的汉语说,希望将来能在中国从事中比贸易工作。

  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戴卡琳女士对记者说,随着中欧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学习汉语的比利时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参赞陶洪建对本报记者说,截至8月中旬,今年比利时赴华留学人员已达445人,其中很多是自费留学。“到中国留学成了比利时乃至欧洲青年的新时尚,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扇机会之窗”。

  据介绍,目前比利时汉语教育发展态势良好,4所孔子学院在布鲁塞尔、鲁汶、列日和布鲁日建立,鲁汶大学、根特大学、布鲁塞尔高等翻译学院的汉语专业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同时,比利时还有40所中小学和40多所成人学校开设汉语课程。

  在欢送会上,刚从中国学成归来的艾梅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青岛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这一年,我不仅提高了汉语水平,更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这份独特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艾梅满怀信心地说,流利的汉语和在华留学经历可以帮她找到理想的工作,“开启更美好的人生”。

  (本报布鲁塞尔8月2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7日 21 版)

分享到:
(责编:王珏忱(实习生)、常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