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美国黑人青年遭警察枪杀导致持续抗议 

“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第一现场)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2014年08月21日03: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手举写有“捍卫我们的权利”字样标语的黑人示威者。
  本报记者 温宪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国际机场到弗格森镇约10千米。接近弗格森镇时,车流顿时迟缓起来。通向弗格森镇的西弗洛理森特街街口已被警方封锁,只有数辆美国国民警卫队的军车疾驰而过。国民警卫队、圣路易斯市警察和密苏里州高速路巡警大队等多支军警力量已将弗格森镇铁桶般围了起来。

  8月19日16时,西弗洛理森特街头又涌来一支抗议示威队伍。人们举着“已举双手,不要枪击”“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我们也是人”等标语大声呼喊口号。在军警的严密监视下,示威队伍将原本空旷的西弗洛理森特街变成一个大广场,转了一圈又一圈。

  “只是因为我们的肤色,白人警察对待我们就像是对待三等公民”

  从西弗洛理森特街拐进坎福尔德街后,不仅道路窄了许多,两旁的房屋也格外低矮和破旧,这与圣路易斯市白人豪宅区形成鲜明对照。在邻近坎福尔德格林公寓2943号的道路中央,摆放着一个写有“已举双手,不要枪击;2014年8月9日;迈克尔·布朗”等字样的黑色牌子。牌子的后面堆满了蜡烛、鲜花、标语、玩具和一身红色球衣球帽,一方白纸上写着“美国:因为我们停止了倾听,哭声将不会停止”。

  8月9日,18岁的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就是在这里遭到白人警官达瑞恩·威尔逊枪击致死的。在道路旁边的2960号公寓一层左侧窗户上方,记者还看到当时留下的一个弹孔。

  这一惨剧的发生,犹如在当地引爆了一座愤怒的火山。在布朗遭枪击致死的地方,一位名为辛迪·艾伦的黑人妇女不断高喊:“我们要开始革命,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切!”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黑人受奴役、受欺压、受凌辱、受歧视的情况已经持续太久,“白人用整个司法系统保护他们,而我的儿子和亲戚们永远不能像他们那样享有权利。我一个16岁的儿子现在还在狱中。”

  刚刚参加完示威活动的伍兹一家三口来到这里,在布朗丧生地献上鲜花。伍兹说,美国黑人一直受到不公正对待,美国媒体对黑人总是进行负面报道。这场悲剧应该使人们敞开心胸,有些事情一定要改变。他的妻子站在一旁,双眼泛着泪光。

  手举“美国司法制度已经坏掉”标语牌的社会工作者黛比·威廉斯女士说,为什么一个白人警官就能这样杀死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这很悲哀!这背后是美国仍然顽固存在的种族主义。只是因为我们的肤色,白人警察对待我们就像是对待三等公民。很长时间以来,美国的司法系统已经不能公正执法。我们要联合起来,改变这一切。但她接着说:“我对于很快改变现状并不乐观。”

  一位名为佩恩·华盛顿的女士说,她有7个兄弟,其中5个都曾因遭警察毒打被送进医院,原因都是汽车车牌注册标识过期等小事,这种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住在坎福尔德街9266号的莱蒂洛8月19日迎来了37岁的生日,几天来一直参加抗议示威活动的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遭遇过诸般不公,“我们真是受够了!”

  “如果你对待黑人不像对待动物、犯人和敌人一样,和平才会到来”

  西弗洛理森特街上所有店铺均已关门。位于9101号的“弗格森市场及酒类商店”和周边多家店铺都曾遭遇抢劫。这些店铺均以三合板暂时遮住了被破坏的橱窗。

  黄昏时分,西弗洛理森特街头又出现了新的示威人群。路边一个临时搭起的摊位上,有人免费向参加示威活动的人们发放食物和水。参加这一公益活动的美国《最后的呐喊》报总编辑理查德·穆罕默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一直批评世界上别的国家侵犯人权,实际上美国有着非常严重的人权问题。”他说,多年来,美国黑人遭到剥削和压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们的不满与愤怒,因为他们享受不到真正的人权,“你长得愈黑,就愈发贫穷”。

  穆罕默德说,放眼全美,这样的事情绝不是孤立事件,“现在整个世界有机会看到一个真正的美国。”为什么奥巴马总统关心此事?因为他知道,如果弗格森的局面不能得到控制,就有可能在全美蔓延和爆发。他认为,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美国种族问题并未缓解,而随着社会不公平愈发严重,种族关系愈发紧张。“如果你对待黑人不像对待动物、犯人和敌人一样,和平才会到来。”他说。

  夜幕渐渐降临。记者在西弗洛理森特街公共汽车站处注意到,一位白人男子手拿“弗格森值得拥有更多”的标语牌,默默地将地上的空瓶、废纸等捡起来放入垃圾箱内。这位男子是来自圣路易斯县的麦克,今年31岁,在距弗格森镇不远的地方工作。他对记者说,“此时此刻,坐在家中上网本身就是问题,那样不会对改变这一情况有任何帮助。这里的黑人有权利知道,他们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痛感这里的白人对待黑人的双重标准,“白人对待黑人相当严苛,本来不应该这样。昨天丧生的是布朗,今天就可能是这条街上任何一个人。这种悲剧在这个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真是很悲哀。”

  夜色更加深沉之际,全副武装的军警车辆和人员调动明显频繁起来。近几天来一直担任此地执法总监的密苏里州高速路巡警队长约翰逊也出现在街头。一位巡警队员悄悄地对记者说,“到了夜里,你可要多加小心!”

  (本报美国弗格森镇8月2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1日 21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