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禁止中国进入的地区”
在印度东北看中印孟缅走廊
印度东北地区重镇西隆的街景。 吕鹏飞 摄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吕鹏飞】“中国的制造业发达,缅甸有丰富的资源,印度的服务业和医疗业上有优势,孟加拉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同时将印度东北这一‘闭锁之地’变成‘联结之地’。”印度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东北分会副主任约书亚·托马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兴奋地表示。自从中国政府同印方共同提出建设中印孟缅(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缅甸)经济走廊的倡议后,一些印度学者对这条经济走廊十分期盼,特别是长期居于印度一角的东北地区。长期以来,这片地区仅通过一条宽约2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与印度其他地区相连,成了经济落后与种族暴乱的代名词,也成为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的瓶颈。由于该地区包括被印度实际控制的中国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印度东北曾被《印度时报》称为“禁止中国进入的地区”。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几经努力,终于走进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必经的这片“联结之地”。
印度“东北人”来自中国?
在新德里的街头常会遇到肤色较白、长相酷似东亚人的一群人,这些人大多来自印度东北部地区(也有些是来自不丹、尼泊尔等地),印度人普遍称之为“东北人”。“东北人”人种上主要是蒙古人种,祖先可能来自缅甸、泰国,也有人称他们来自中国云南等地。他们在新德里多从事服务员等印度本土人认为比较低端的职业。
印度国内所指的东北包括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特里普拉邦、锡金以及印度目前实际控制的我国藏南地区(印度称之为阿鲁纳恰尔邦)。这一地区面积占印度实际控制面积的8%,占印度总人口的3.7%。东北地区通过一条狭长的西里古里走廊与印度本土连接,走廊最窄处只有约20公里。印度东北部与中国、不丹、缅甸、孟加拉国接壤。
人种上的差异、社会地位的低下,让“东北人”成为印度其他地区人们欺凌的对象。今年1月,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学生塔尼亚在新德里遭当地人殴打致死。此后不久,来自东北曼尼普尔邦的两名青年也在街头无故遭殴打。曼尼普尔女作家内普拉姆日前发表博文称,自己在德里被人称为“该死的中国佬”,在德里接受高等教育的60%的东北学生每天面临着各种歧视。印度情报部门退休官员拉维曾在媒体上撰文称,针对“东北人”的狂热种族主义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所激发的对这一地区的歧视和猜疑,印度中央政府应当反省。
在印度东北,生活着约200多个不同民族群体,有基督徒、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原始宗教信徒等。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这里成为印度民族和宗教冲突最激烈的地区。特别是1992年以来,这里每年几乎都会爆发一场大规模民族与种族冲突,已经有1.4万多名平民、安全人员和“武装分子”丧生。《环球时报》记者在东北地区梅加拉亚邦采访期间正赶上当地的大选投票,当地报纸充斥着叛乱武装抵制选举或袭击政府官员的报道,让人感到紧张。印度政府不久前称,全印目前共有66个活跃的恐怖组织,其中34个在曼尼普尔邦。鉴于当地的安全形势,印度政府在东北实施特殊政策,外国人进入均需要申请特别许可。而中国人获得特别许可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这与印度舆论流传“东北人”源自中国,并一直炒作的当地“叛乱”组织从中国获得武器有关系。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