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旧金山3月31日电 (韩莎莎)“正如在大自然中,万物生生相息,始与终相互轮替,父亲的去世也孕育出来一个新的生命,那不再是肉体的、物质的生命,而是一个标徽。”这是何曼礼女士在其父亲----“中国辛德勒”何凤山博士义人精神国际研讨会上的话。
时任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博士在1938年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运动中为数以千计急于逃脱纳粹魔爪的犹太人签发了“生命签证”。这段在当时几乎不为人知的历史并没有被忘记。2000年,以色列政府为纪念何凤山博士拯救奥地利犹太人的义举,封他为“国际义人”。
2014年3月30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以色列驻旧金山总领馆、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及全美湖南同乡会等机构联合举办了何凤山国际义人精神研讨会。研讨会现场摆放了几十幅黑白历史照片,不仅再现了何凤山博士40多年外交生涯的缩影,也记录了他1938年至1940年间在维也纳为犹太人签发“生命签证”的那段历史。这些照片和亲历者的话语让那段历史变得鲜活,也让这位“中国辛德勒”的义人精神被铭记。
今年79岁的赫迪?德勒斯特太太(Hedy Durlester)就是获得“生命签证”的犹太人之一。而她当年获得签证逃离维也纳的时候年仅3岁。她说:“当时就我们三个人,我父亲、母亲和三岁的我获得了签证。”她告诉记者,当时她与父母获得了何凤山总领事颁发的签证后便离开维也纳辗转到了菲律宾,在那里生活了12年,后来来到美国。而其他的家庭成员就没那么幸运。德勒斯特太太介绍说,当时还有两名家庭成员,一个因为在当地有生意,还有一个因为要照顾兄弟都没有及时离开。最后,他们都在纳粹集中营中被害。
“虽然我没有去过上海,没有去过中国,但是,我对何凤山以及中国有特殊的感情。”德勒斯特说,“尽管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可是,我真的对此深有感触。”
“究竟有多少生命在当时被何凤山博士解救,70多年后我们无从考察,因为我们没有一份辛德勒名单。”何曼礼女士说到。她说,根据现存签证的编号,可以推断出当时何凤山博士2年内每月签发给犹太难民的签证数目平均为400至500个。“究竟挽救了多少人生命,连我父亲也不知道。”
何曼礼在她的书中介绍过,何博士回顾当时的状况:“自德奥合并后,希魔逼迫犹太人的气焰日益高涨,于是有美国的教会与慈善机构极力拯救犹太人。我与这些机关密取联系,凡可尽力之处无不尽力,不知救活了多少犹太人。”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了拥有18万犹太居民的奥地利,随后便开始了迫害活动。虽然数以千计的犹太人急于逃离奥地利,但是绝大多少国家都拒绝他们入境,而通过何凤山博士签发的签证他们可以入境上海。何曼礼提到,一名17岁的犹太青年艾瑞克?哥德斯堡(Eric Goldstaub)为了替自己和家人取得签证,在数月内奔走了50多所外国领事馆无果。最后求助于中国驻奥地利领事馆,获得了20份签证。不料,艾瑞克与父亲却在“碎玻璃之夜”暴动的当晚被捕。但是正是因为他们持有中国签证,仅仅几天后他们即被释放,并前往上海。何曼礼在讲到的这段一波三折的历史事件使得研讨会现场发出阵阵唏嘘之声。她说:“艾瑞克是我1997年找到的第一位因为我父亲的签证而幸存下来的犹太人。”
她说道,何博士也知道多数持有中国签证的犹太人,其目的地并不是上海:“其实签证到上海只是名义上的,如此使他们能逃离奥国,前往英美和其它地区。”
犹太裔学者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Sr)1921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犹太人家庭。1945年,他作为一名翻译跟随美军来到中国。他在研讨会上回忆当时的历史时说:“我第一次到上海是在1945年,那完全就是中国境内的一座犹太城。在那里犹太人被收留并得到庇护。在所有国家中,给他们签证的只有中国人。”
何凤山在1940年被调离维也纳,1973年退休,定居美国旧金山。1997年9月28日逝世,享年96岁。
如今,提及这上千份声明签证,都让人感慨不已。可是,何凤山博士“终其一生,并未与所救助的数千犹太难民重聚,”何曼礼说。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总领事袁南生在研讨会上说:“中美两国都有义务维护二战的胜利成果和战后的国际秩序,决不允许任何人开历史的倒车,不让历史悲剧再次重演。华人和犹太人作为美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少数族裔群体,对美国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美两国共同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今天,两个族裔群体更应该进一步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友谊,加强各领域的合作,共同为发展中美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