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牙雕“成昆铁路”(局部)。 |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厅里,各国赠送的礼品琳琅满目,在成百上千件作品中,中国政府于1974年赠送的大型象牙雕刻“成昆铁路”格外引人瞩目。
这部作品,奇峰耸立,树木葱茏,桥梁高架,列车飞驰,解放军官兵、筑路工人、竹林、红棉树甚至大渡河前的水花都栩栩如生。细细观看,人们手中的《毛主席语录》也清晰可见。这尊牙雕共用了8支象牙,其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和胶粘剂黏接组合。牙雕总长1.6米,宽0.61米,高1米,1100千米长的成昆铁路沿线风光浓缩其间,彰显了中华儿女意气风发、奋发有为的英雄气概。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赞赏这件作品“让人的脑海中充满了多幅图景”。“这是能工巧匠的骄傲,是雕塑者和铁路建设者共享的骄傲,彰显了劳动的尊严,表达了男女在共同事业中的平等”。
今年春天,因展厅装修,各国展品需要临时迁走,牙雕“成昆铁路”的总设计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先生因此专程来到纽约处理相关事宜。通过与他交谈,我得以了解到牙雕背后的故事。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不久,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赠送两件工艺礼品,一件是长城挂毯,一件是牙雕。“牙雕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点的名。他希望有一件能反映社会主义中国壮美河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牙雕作品。总理之所以指名送牙雕,与这类工艺品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不无关系。”王树文说,他曾向周总理介绍过他参与创作的牙雕“南京长江大桥”,尽管当时都是集体创作,周总理并不知道创作者的名字,但是“南京长江大桥”却让周总理对精美绝伦的牙雕艺术留下美好印象。
王树文回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令国人特别兴奋。他所在的北京工艺美术厂接受创作国礼的任务后,全厂上下感到这一使命既光荣又神圣。当时外交部、轻工部、财政部等专门组成一支考察队,乘专列到现场观看成昆铁路上最艰险、最壮观的地方,比如大渡河等地。参观者深受教育,深感成昆铁路的建设之艰难。当时没有现代化机械,全凭战士和工人们打炮眼、放炸药,每完成一千米,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条穿越大西南崇山峻岭的伟大工程,堪称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牙雕“成昆铁路”于1973年开始设计,要求在一年内完成。为了完成这项政治任务,北京工艺美术厂实行三班倒,全厂160多名职工投入这项工作之中。
用牙雕表现中国大好河山和建设成就,也是对中国传统牙雕工艺的挑战。王树文说,中国牙雕的传统工艺是“散点透视”,但是制作一件反映壮美山河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作品,散点透视无法表现。于是,王树文和其他设计人员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相结合,近大远小,有效地解决了铁路的距离以及附近山河的近影和远影问题。
王树文说,中国将牙雕赠送给联合国后,立刻引起了轰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这件作品给联合国添了光彩。当年国外媒体报道称,此作品具有“时代意义”: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走入了联合国;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艺术品走进联合国,供世界各国观众观赏。
今年3月,在展出近40年后,牙雕“成昆铁路”暂时告别联合国,回到娘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由专家们进行适当维护后,还将重回联合国,继续供世人观赏。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0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