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构建战后秩序的和平准则(国际论坛)

李完范

2013年12月02日05:26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追溯至70年前的1943年12月1日,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开罗宣言》宣示了盟国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即为针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的一种警告性宣言。该宣言明确规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地区领土归属和战后秩序,是战后第一份官方声明日本领土范围的文件。

与中国共同签署宣言的美、英两国虽曾与日交战,但因其并不是东亚地区国家,即不属于直接利害关系国。《开罗宣言》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半岛、责令日归还掠夺领土,即朝鲜半岛、中国和日本为核心利害关系国。1943年12月后,东亚地区可以说形成了“开罗体制”,充分证明了《开罗宣言》重要的国际影响力。而中国作为开罗会议的参与者,进入四大同盟国行列,以核心国家身份回归东亚地区。

《开罗宣言》是构建东亚地区战后秩序最有力的和平准则。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联合签署的《波茨坦公告》继承其方针,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挫败了日本想继续占有朝鲜半岛和中国台湾的图谋。此外,《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军队应完全解除武装。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同盟国最后通牒文件《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裕仁天皇在当天发表的《终战诏书》中,回避日本挑起战争责任,反倒称自己为受害者,只字不提“投降”,甚至连句致歉也没有。“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综其种种表述,反省之意荡然无存。日本方面认为,“大东亚战争”是救东亚地区于西洋帝国主义之侵略的解放战争。这是贼喊捉贼的行为,其厚颜无耻之心昭然若揭。日本和平宪法贯彻《波茨坦公告》精神,日本政府也在当时许诺履行《波茨坦公告》,但是如今的日本却妄想再武装。这充分彰显其欲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重蹈侵略覆辙的野心,也表现其回避历史、不知反省的执拗。

屡出妄言、反复参拜,希望这样的日本可以真正地改变,停下脚步,回过身体味一下《开罗宣言》的真正意义。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应以《开罗宣言》反对侵略、追求和平的精神为镜,不要让历史的钟摆荡回战前。

(作者为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本报记者万宇、陈尚文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相关文章:

纪念《开罗宣言》70周年座谈会暨图片展在京举行

台湾各界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

德国专家:日本须遵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推荐阅读:

《开罗宣言》全文

日本,你知道《开罗宣言》吗?

前中国驻埃及大使:开罗宣言具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专家指开罗宣言为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提供法理依据

专家:《开罗宣言》的国际法效力不容置疑

专家:日本质疑《开罗宣言》法律效力在国际社会讲不通

分享到:
(责编:袁勃)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