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联合国报告称,约一半拉美人认为本国安全状况恶化 

治安难题制约拉美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驻巴西记者  王海林  张卫中

2013年11月14日04:48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核心阅读  

  11月12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13—2014拉美人类发展报告》称,公民安全问题制约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过去10年,拉美地区平均每年超过10万人被杀;过去25年,抢劫案翻了3倍,约一半拉美人认为本国安全状况恶化。报告认为,打击犯罪活动的“铁拳”没有起到应有作用。拉美各国需进一步加大安保及司法监管体系改革,以最有效的方式减少犯罪,并通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青年就业、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等多重举措,从根本上综合解决这一难题。

 

  暴力犯罪屡禁不止

  社会治安每况愈下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这份报告,拉美地区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最猖獗地区。高犯罪率不仅存在于毒品泛滥的国家,如墨西哥、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巴西、智利等国的有组织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地区高犯罪率时常令许多外国企业投资者望而却步。

  联合国对2011年世界上暴力最严重的国家所做的调查还显示,2005—2011年间,每天发生超过5000起抢劫案。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将全球18个国家列为谋杀“猖獗”国家,拉美地区占了11个,每10万人中有超过10人被杀害。

  有报道称,巴西和墨西哥是世界上居住最危险的两个国家,因这两个国家凶杀案极度猖獗。在墨西哥,2010年每10万人中有24人被杀害;在巴西,2011年每10万人中有21人被杀害。委内瑞拉还被称为南美地区“最危险的地方”,2011年每10万人中就有50人被杀害。本报记者在拉美多国采访期间也深感当地社会治安每况愈下。

  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尹楚平在巴西生活了近30年。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很多在巴西做生意的华侨华人都遭遇过沿途抢劫或勒索,近来很多华侨甚至花重金,将普通商务车改造成防弹车,以预防暴力犯罪。但尹楚平也指出,随着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临近,巴西政府投入的警备力量明显增多,对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大并初见成效。

  委内瑞拉侨领聂国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拉美国家的治安问题虽不直接针对中国公民,但中国公民也屡次成为绑架、抢劫的直接受害者。一些大型投资企业还专门设立安全预案,制定应对治安案件手册。不少外国公司在拉美国家的投资项目中,也纷纷加大安全防范支出,无形中增加了投资成本。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腐败问题推波助澜

  拉美地区的犯罪率为什么高?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办事处主任埃拉尔多·穆尼奥斯列出了几大原因。

  首先,尽管拉美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但各地区经济增长程度不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以巴西为例,极富阶层的收入水平是极贫阶层的175倍以上,国内5.2%的极富人群掌握着30.2%的财富,而极贫人口仅拥有国内0.2%的财富。

  其次,拉美地区的大规模城镇化进程滋生了一系列“城市病”,继而削弱了家庭与社会的联系。例如巴西的迅速城市化导致大量贫民窟出现,而贫民窟成为毒品贩卖、枪支泛滥、犯罪猖獗的主要场所。

  再次,司法监管体系薄弱和腐败问题助长了枪支和毒品泛滥。眼下,军火走私、贩毒等犯罪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惩处,公民对司法机构和警察的不信任感增大,导致暴力和犯罪问题日趋恶化,很多到拉美投资的公司私人安保费用因此高涨。

  巴西—中国研究所总干事安娜·雅瓜里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司法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拉美国家构建惩治犯罪安全网,造成拉美许多国家私人保安数量接近或超过警察数量,拖累地区经济增长。

  尹楚平也对记者表示,拉美很多国家打击犯罪收效甚微,与其法律监管缺失有很大关系。由于很多国家废除死刑,加之腐败因素,即便是情节恶劣的杀人案,很多到最后也不了了之,造成犯罪成本非常低。在巴西银行工作的安东尼奥对本报记者表示,他希望巴西政府能够加重对犯罪的刑事处罚,而不是仅监禁几年就让犯罪分子再次出来作案。

  巴西里约州安全局局长何塞·马里亚诺·贝拉特拉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警力不足也制约着政府打击犯罪的效力。未来将最大限度地调度里约民警和军警,增加警力车辆等技术设备投入,共同打击犯罪。

  强硬政策收效甚微

  司法体系亟待改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指出,“公民安全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这是很多政府首脑及历次选举中候选人最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恰恰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关键问题,“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更重要的是,对投资环境的不认可,会导致外资决策时信心不足。

  该报告聚焦6类主要影响该地区的犯罪,包括街头犯罪、青少年暴力犯罪、基于性别的暴力、腐败、国家行为者实施暴力行为、有组织犯罪。报告认为,强力打击犯罪活动的“铁拳”政策在拉美地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持续的犯罪已经让拉美许多国家在公共开支上不堪重负,重拳打击犯罪让其公共开支过度膨胀。报告举例称,洪都拉斯用于打击犯罪的资金占其2010年GDP的10%以上,而智利和乌拉圭这一数字均为3%左右。

  高犯罪率已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治安问题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在旅游业。例如,委内瑞拉是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旅游业长期受治安困扰发展滞后。鉴于拉美地区犯罪率太高,45%到65%的拉美国家居民晚上不敢出门,这又直接导致这些国家的公民消费能力进一步降低。如果没有凶杀案导致的多余的死亡率,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将高出0.5%,相当于240亿美元。

  雅瓜里贝指出,想要控制拉美等国犯罪率,拉美各国需进一步加大安全和司法机构改革力度,结束有罪不罚现象,但又要平衡好犯罪与处罚间的关系,以增进公民的信任、支持与合作。此外,拉美国家应该加强对枪支的管制,从根源上杜绝犯罪发生,并为当地青年提供很好的技术培训及就业环境等。

  (本报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11月13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4日 22 版)

联系本文记者

吴志华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袁勃)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