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一次深层次的"中美对话"

2013年10月06日22:54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美对话现场。(记者席来旺摄影)

知名学者杜维明在中美对话会上发表演讲。(记者席来旺摄影)

人民网华盛顿10月5日电(记者 席来旺 廖政军)10月4-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文化地标卡内基图书馆内,本报记者与200多位来自美国高校师生、智库专家及相关人士一起,聆听了一场中美等国思想家之间展开观点交锋与碰撞的高端论坛。

这是"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为持续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联合中美有关机构在这里举办的主题为"中美对话︰核心价值与世界秩序"研讨会。据记者了解,这是该机构继在香港等地从其他角度举办过三届"中美对话"活动后,首次在美国政治中心首都华盛顿举办的第四届"中美对话"。这既是第一次有中国民间智库在华盛顿历史文化地标卡内基图书馆举行的会议,也是第一次有以中美核心价值为主题的会议在华盛顿召开。

记者发现,与众多其他类型直面两国关系的"中美战略对话"不同,此次为期两天的会议,着重从中美两国的核心价值出发,探讨诸如:儒家与基督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上有何异同之处?西方之自由民主政治体制是否适合所有国家?亚洲文化和价值能否在世界文化版图中找到合适的立足点?未来的国际秩序究竟会走向单极还是多极?涉及非国家行为者的权力扩散会否较国家间的权力转移为世界带来更大威胁?21世纪的国际政治将会发生怎样的结构性转变?美国会否一如古罗马帝国一样走向衰落,再也不复二十世纪时的全球影响力?中国能否和平崛起?有没有国家可以和平崛起?中美两国能否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战略互信到底是否存在于国际关系之中,还是仅仅一个外交上的措辞?怎样的中美关系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怎样才能构建一种新型的中美关系?等等具有深度的富有哲理的话题。

参与此次对话的演讲嘉宾,分别来自中美两国的高等院校学者、宗教及文化工作者、资深传媒人和从政者。中方嘉宾包括: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世界史与政治学教授相蓝欣、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等十多名研究哲学和国际关系的国内顶级学者。美国学者则包括:乔治城大学副校长班科夫(BANCHOFF, Thomas)、乔治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何塞.卡萨诺瓦(CASANOVA,José)、天主教华盛顿荣休大主教麦卡里克(McCARRICK, Theodore E.)枢机、原美国总统高级顾问埃齐奥尼(ETZIONI,Amitai)、美国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亚洲问题高级顾问葛莱仪(Glaser, Bonnie S)、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术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戴博 (DALY, Robert)等。此外,还有来自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国的哲学家也参与了对话。

记者现场发现,学者们在围绕主题进行的各环节研讨中并非没有分歧,一些学者强调的重点与角度更是相差较远,每个提问讨论的互动环节,总是因为时间所限未能充分展开,大家也承认中美两国文化价值仍有差异。但是,大家均赞同进行对话的重要意义,尤其认为,如何排除误解与误判,管控分歧,增加互信,意义更为重大。

乔治城大学副校长班科夫指出:几次对话活动为我们增进了解提供了平台,要开展对话,就要彼此了解对方,了解、尊重各自的不同,求同存异。

著名学者杜维明提出,对话首先要培养一种聆听能力,尊重与宽容,以助于相互了解,对话要面向未来,而且对话不可能一次就结束,应该持续进行下去。

纪宝成认为,对话前提是双方坦诚相待,重新认识中美核心价值观,比较其异同,说明其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创造新型中美关系乃至创建世界新秩序的出发点与基础。中美两国历史不同、文化差异、面临问题与核心价值不同,也有相同的价值追求,但不认同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是唯一的和至高无上的。如果硬要推广美国定制的价值标准,将是一厢情愿的神话,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实践上是有害的。

来自韩国的专家提出,要注重研究世界秩序重建与中华普世价值确立的课题,儒家的天下精神及其天人合一、大同、王道等很有特色,如何把儒家思想应用到现代社会是具有非常迫切性的任务,汤因比曾预言中华文明将统领世界。

毫无疑问,文明对话代表一种新型的公共外交,这次会议可视为中美走向新型大国关系新篇章下的民间高峰会,中国人首次以文化和核心价值向美国人“敲门”。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先生在会议总结时表示,希望藉核心价值的对话,为构建两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寻找出一套尊重差异,推动共融的新观念,从而激发出一种新型的多元主义,一套可以引领和平与促进和谐的价值。

何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两个大国间的对话有时会出现误区,即谈来谈去却无法触及各自的核心利益,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从双方的核心价值角度去看问题。前三次的中美对话中与会学者们总是感到意犹未尽,其实就是我们双方没能真正抓住各自意图和核心价值的结果,因而此次对话将焦点放在核心价值与世界秩序上。他说,核心价值总是会支配国家或个人的言行举止,倘若能对其很好地了解,就能使得许多棘手或不必要发生的问题迎刃而解。他表示,中美对话不仅应在政府高层间进行,同样应更多地在两国学术界和民间团体间展开,因此期待两国在各个领域内能有更多对话平台出现,对话的形式与内容也应不断拓展。他指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加深相互了解;有了了解,才能相互尊重;有了尊重,才会有更好的合作。

参加对话讨论的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理事乔纳森?查尼斯对本报记者说,中美合作能为许多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机遇,同时我们不应在讨论互信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而应将焦点放在探讨究竟哪些问题是两国间能够展开合作,又能够给双方乃至世界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所长罗伯特?达利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对话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了解,非常必要,但更重要的是,两国应避免因价值文化不同而出现冲突,而要找到一件件具体合作事项去依次展开,这才是对话的真正意义所在。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告诉本报记者,中美应尽可能找到双方利益的交汇点,而不是一味空谈共同利益,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

5日对话会结束后,主办方还专门举办了盛大晚宴,广邀首都地区的美国各界人士出席,在优雅的中国经典民乐曲目的伴奏下,到场嘉宾频频举杯,纷纷献辞,祝贺此次对话活动的成功举办,畅谈中美加强全面交流的广泛话题,相信对话在美国政学界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联系本文记者

席来旺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曹昆、苏楠)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