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纽约上诉法院就阿根廷与债权人的诉讼案作出判决,要求阿向包括“秃鹫基金”在内的债权人全额偿还13.3亿美元债务。该项诉讼虽所涉金额并不大,但其连锁反应很可能造成阿根廷重新陷入外债违约。判决一出,阿根廷金融市场剧烈震动。
2001年底,阿根廷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大约1000亿美元外债无法偿还。阿政府于2005年和2010年两次推出债务重组方案,以原债券价值25%—35%的金额转换为新债券,约有93%的债权人都接受了债务重组。但以美国NML资本为代表的“秃鹫基金”和小部分债权人不接受债务重组,选择通过司法途径要求阿政府全额偿债。2012年底,美国联邦法院的格利萨法官作出了有利于“秃鹫基金”的判决。阿根廷政府不服该判,上诉至纽约上诉法院,但最近该法院的裁定,仍支持了格利萨法官的判决。
美国联邦法院和上诉法院的两项判决,把阿根廷推到了再次发生债务危机的边缘。原因之一,虽然本次诉讼案涉及的债务金额只有13.3亿美元,但这项判决很可能导致本次诉讼之外的其他债权人也要求同等待遇,阿根廷政府估计这笔债务将达430亿美元;其二,阿根廷向已接受债务重组的债权人的还款,都是通过美国纽约银行转账,根据美联邦法院和上诉法院的裁定,如果阿政府拒绝向“秃鹫基金”还债,该国在美国的资产、包括向其他债权人的汇款就会被冻结,从而导致技术性违约。
目前阿政府推出了两项对策:一方面,向美国最高法院申请审理上诉法庭的判决,希望通过司法程序争取“合法的拖延”,估计这有可能为阿根廷争取到6个月至一年左右的时间。另一方面,总统克里斯蒂娜表示将向国会递交法案,就违约外债进行第三次重组,同时将此前已重组债务的支付地点由美国改为阿根廷国内,以避免将来因阿政府在美资产遭冻结而可能造成的技术性违约。
但上述应急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阿根廷的债务问题。目前阿根廷政府面临多重困境:美国法院要求还债的裁决,这是法律约束;本国相当一部分政治势力反对“用阿根廷老百姓的钱喂外国资本家”,这是服软还债的国内政治风险;如果其他债权人也仿效起诉,则是巨大的经济负担。
从长远来看,阿根廷需要对政府举债搞经济、居民举债高消费的模式进行反思和变革。其他国家也应该对自己的债务杠杆足够审慎。阿根廷的案例再一次警示:举债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但债务杠杆一旦失去平衡,它的反作用力也相当巨大。国际金融史上的每一次主权债务违约,都伴随着严重的经济衰退、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
另外,美国法院对阿根廷债务问题的裁定,具有示范效应,也引起了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一些拉美国家的担忧。今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就曾考虑致信美国最高法院为阿根廷“说情”,因为对阿的不利裁定,很有可能影响到希腊等其他国家正在进行的债务重组。巴西也表示,美国法院的裁定可能使今后的主权债务重组变得非常困难。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6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