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本土化、搞“关系”Tradeshift有备而来

----专访硅谷新宠Tradeshift首席执行官

2013年08月25日06:42        手机看新闻
Tradeshif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朗格(Christian Lanng)在美国旧金山接受人民网美西记者专访。
Tradeshif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朗格(Christian Lanng)在美国旧金山接受人民网美西记者专访。

人民网旧金山8月25日电 (李牧) 作为全球创新创业中心的硅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初创企业。成立于丹麦的Tradeshift是一家高速成长的B2B电子商务平台,自2012年1月入驻美国硅谷以来,获得了多家风投机构的追捧,一时成为硅谷新宠。

近日,人民网美西记者走访了该公司位于旧金山市区的全球总部,并对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朗格进行了专访。

进入中国市场是客户的需要

Tradeshift 从丹麦到美国才一年多,却迅速地进入中国市场是否太过勿忙?

克里斯蒂安不以为然。“Tradeshift平台内的大部分客户都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比如我们的一个国际客户,DHL中外运敦豪,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因此Tradeshift有必要进入中国市场,将客户的客户也连接到平台内的云商业网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虽然2012年刚搬到美国硅谷,Tradeshift却已经在计划进入中国市场。克里斯蒂安自信心的背后,是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以及对Tradeshift平台的踌躇满志。

近年来,中国的B2B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6.25万亿,同比增长27%,全国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用户规模已突破1700万家。

“没有一家企业会忽视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克里斯蒂安表示,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是硅谷企业家之间最热烈讨论的话题,

与阿里巴巴是互补而非竞争

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正如火如荼,面对阿里巴巴这样的龙头企业,Tradeshift 有什么竞争优势?

“阿里巴巴是中国B2B市场的龙头,我希望马云会乐意看到Tradeshift为整个产业链提供的云平台服务。”克里斯蒂安表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空间广阔,容得下足够多的公司共同分享市场。

“如果阿里巴巴与Tradeshift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对企业是一件好事。两者其实是互补的关系,而非竞争。” 克里斯蒂安认为,阿里巴巴为商家提供类似网络黄页的功能,直接展示各企业与产品的信息。一旦建立联系后,Tradeshift的云电商平台则能为双方的业务往来提供巨大便利。

“如果我是一家外国公司,想在中国寻找供货商的具体信息,我肯定会利用阿里巴巴。当建立联系后,我则会邀请对方加入我在Tradeshift平台的商业网络。阿里巴巴与Tradeshift的功能一旦得到整合,就能为各企业提供包括发现商机、业务洽谈、电子发票、在线付款、贷款、管理工作流程等的一站式服务。” 克里斯蒂安说。

彻底本土化,Tradeshift的特点是“ 关系”

不止一家硅谷大鳄在中国市场折戟沉沙, Tradeshift 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在中国市场胜出?

在谈到进入中国市场时,克里斯蒂安说Tradeshift将以初创企业的身份进入中国,雇佣中国本土员工,在中国进行独立的研发投资,为中国市场定制更适合的平台系统。

“Tradeshift认真学习了eBay、Google等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失利的经验。与其他一些将核心商业价值从中国剥离的跨国公司不同,我们将在中国进行彻底的本土化转变以更适合当地市场。” 克里斯蒂安认为每个国家都是独特的,进入任何一国的市场,就应该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商业惯例。

“在中国做生意就要建立关系,私人交往和商业伙伴会有很多重叠,所以Tradeshift将企业间相互连接起来组成商业网络的概念在中国非常容易被理解。我个人也是非常地喜欢这一点。”克里斯蒂认为Tradeshife 一大特点是“关系”, 这与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不谋而合。Tradeshife自称是电子商务的Facebook , 就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一个社交平台。

“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人认为的关系。”他说。  

分享到:
(责编:曹昆、刘军涛)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