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亚行称中国应转型为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体

2013年08月22日01:28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曼谷8月21日电 (记者暨佩娟)总部位于菲律宾的亚洲开发银行21日在新加坡发布了其最新的年度统计报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3年关键指标》,报告中一个名为“亚洲经济转型:前往何处,如何转型和速度多快?”的特别章节称,过去40多年中,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已经实现了最大的结构性转型,成为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体。中国也正进行着显著的结构性转型。而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或菲律宾等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正在进行的结构性转型进展缓慢,没有取得显著深化。

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对本报记者解释说,“结构性转型”包括把资源(包括劳动力和资本)从传统的、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的、高生产效率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该章节称,农业仍是许多亚洲国家最大的就业部门,但在过去40年中,亚太地区的产业结构有了显著改变,农业就业人口占亚洲就业人口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6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40%以上,工业就业人口占比从16%上升到23%,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从17%上升到34%,亚太地区城镇化率也从1970年的22%上升到2010年的40%。

该章节还称,印尼、中国和越南把投资重点向农村地区转移,加速了结构性转型,显著减少了贫困。但在印度等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农业转型进展缓慢。该章节建议,有大量农业就业人口的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泰国等国应大力发展可吸收更多劳动力的工业和服务业,乡村也必须实现工业化。

该章节重点强调了制造业对于高产能服务业、技术革新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章节称,过去40年里,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已经发展壮大。21世纪前10年,中国通过扩大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增了1.2亿个非农业就业岗位,印度仅创造了约6700万个非农业就业岗位,该速度并不足以把更多农业人口转移到更高效的就业岗位上。

而在其他许多亚洲经济体,制造业就业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许多亚洲经济体正在进行的结构性转型主要是从农业转移到低生产率的服务业部门,巴基斯坦等国“从农场到工厂”的转变依然十分缓慢。

但该章节也指出,中国和印度两国正大力投资科学工程领域,但其主要精力仍放在生产现有产品的低价版本上,未来应加强创新。庄巨忠对本报记者建议说:“中国需要继续升级技术和加大对创新产业的投资,并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制造业岗位,当务之急是要减少和消除其进入金融和银行信贷的限制。”

该章节还称,亚太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低生产率服务业和现代的高生产率服务业并存,一些东南亚经济体的服务业部门尽管有了一定产业基础,却依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庄巨忠认为,中国不仅要提高服务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率,还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要发展能为大学生和有技能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的生产性和商业服务。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称,随着亚太地区服务业蓬勃发展,“避开工业化”看似很有吸引力,但亚太地区国家如果要迎来经济繁荣,就要避免“避开工业化”这个严重错误。该章节建议,严重依赖劳工密集型产业、忽视工业化的亚洲中等收入经济体应重点提升工业基础。要实现工业多样化和减少对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依赖,就应发展高质量的教育。

“过去30年里,中国进行了了较快的结构性转型,接下来应思考如何转型为一个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体,这就要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吸收大量农村农业劳动力。”庄巨忠对本报记者建议说。

联系本文记者

暨佩娟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曹昆、刘军涛)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