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1695号决议后的朝核问题--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国际专题>>热点事件>>朝鲜半岛局势引发多方关注>>新闻背景

联合国1695号决议后的朝核问题

朱锋

2013年04月10日14:03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环球在线消息:2006年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全票通过了有关朝鲜导弹试射问题的1695号决议,谴责朝鲜7月5日进行的导弹试射并对此表示“极大关注”,要求朝鲜停止与弹道导弹有关的一切活动,禁止向朝鲜出口、提供以及从朝鲜获得与导弹以及核生化武器相关的一切技术和材料。该项决议是自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就朝鲜半岛有关的重大安全问题采取共同行动,也是自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就朝鲜半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做出制裁决定。

  1695号决议的产生,是朝鲜近一段时期以来错误地对待国际社会涉朝安全关注的结果。自2005年11月第五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以来,平壤一直坚持必须首先取消美国对朝鲜金融制裁才能重新回到六方会谈。对于朝鲜这一“有条件恢复”六方会谈的意见,本应该通过有关双边及多边谈判的方式加以反映和解决,但平壤在有关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访问朝鲜、进行朝美双边会谈的要求遭到拒绝后,采取导弹试射的方式不惜破坏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局势,通过军事挑衅以突出自身在朝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这不仅违背了在以往历次六方会谈中各方就采取克制态度以及避免单方面挑衅行动所达成的共识,事实上也将各方在朝核问题上的对立人为地推向了新的高度。其结果,是实质性地伤害了外交与政治解决朝核问题的国际多边进程。

  1695号决议的出现,是7月5日朝鲜导弹试射发生之后,中韩两国竭力进行外交斡旋、但却无法改变平壤强硬政策的结果。朝鲜的导弹试射引起了美日两国的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俄罗斯认为这是“毫无必要的”,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所提出的要对朝鲜进行强烈制裁的方案在安理会讨论中得到了15个成员国中13个国家的支持。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导致加剧半岛局势复杂和紧张的行动,同时采取各种外交努力,希望能缓和导弹试射后新的对立态势。中国和韩国分别利用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和韩朝部长级会谈的契机,紧急采取外交调解举动,希望能说服朝鲜就不再进行导弹试射以及重返六方会谈做出承诺,以便化解这场“导弹风波”,并进而推动多边对话进程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朝鲜方面的固执让中韩两国的外交斡旋遭受了巨大挫折。

  1695号决议的出现,是联合国安理会必须代表国际社会的意志、对朝鲜的错误行为采取约束行动的产物。我们承认,朝鲜半岛冷战状态远远没有结束、美日长期对朝鲜奉行的敌视政策以及有关方面之间的安全对峙难以降低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是导致朝鲜通过导弹试射采取挑衅行动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但解决半岛问题,需要各方采取积极、务实的立场,而并非单纯地动用激化矛盾的手段。7月5日的导弹试射客观上也违背了1999年美朝之间就导弹问题达成的暂停导弹发展的谅解备忘录。如果平壤继续采取对抗政策、继续通过导弹发射而采取进一步的挑衅性行动,只会恶化东北亚区域安全局势,并进而增加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这有悖于包括朝鲜在内的所有东北亚地区国家的利益。为此,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695号决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导弹试射后对地区局势发展的巨大忧虑,也说明了各国愿意共同努力以抑制事态进一步朝着消极方向发展的决心。

  即便如此,联合国安理会1695号决议的通过,是中国政府所代表的通过积极和温和路线解决半岛问题的国际力量的胜利。在中国代表的坚持下,决议在措辞上去除了日本所坚持的要援用联合国宪章第七款可能对朝鲜采取进一步制裁、甚至军事打击的用语,清晰、但又留有余地地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半岛局势上的基本立场。这将为各方以1695号决议为“新起点”推进多边对话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美国国务卿赖斯7月1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她感谢中国政府在安理会1695号决议通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责任”。

  目前,国际外交局势出现了新的不利于朝鲜的转变,坚持僵硬立场只会使得平壤更加孤立、只会增加采取积极与温和态度的中韩等国所承受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面对现实、尽快启动新一轮谈判来打破僵局,是摆在六方会谈所有各方面前的共同挑战。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 朱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06-07-17

分享到:
(责编:杨牧、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