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巴西利亚3月12日电(记者 王海林)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如拉丁美洲国家,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一带。登革热已成为上述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一个主要病因。近年来登革热传播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已成为一个主要国际公共卫生关切问题。
巴西卫生部2月25日宣布,截至2月16日,巴西全国共报告近21万例登革热病例,是去年同期病例数的近3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重症病例仅为324例,下降44%;死亡人数为33人,下降20%;与2010年同期相比,登革热重症患者数量下降91%,死亡率下降77%。
今年巴西疫情主要集中在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戈亚斯等8个州,占全部病例的84.6%。
谈到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巴西利亚大学医学院佩德罗?路易斯教授,曾任世界卫生组织特别顾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所有的登革热患者都会突发高烧,普通登革热患者会出现严重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关节痛、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以及皮肤少量出疹等现象。严重登革热患者会出现严重腹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口鼻出血、皮肤大面积出诊等现象,若护理不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巴西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局长巴博萨指出,本身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等病症的登革热患者死亡率较高。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的病毒引起。佩德罗教授特别指出,患者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虽然对该病毒具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毒免疫能力较差,若再感染其他三种病毒则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险。
问及为何近年来登革热在巴西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区如此猖獗时,佩德罗教授指出,首先这与巴西的气候有关,登革热病例增加的地区多为热带,雨水充足,给了蚊虫充分的繁殖条件,而蚊虫是登革热唯一的传播途径。其次,近年来巴西人口大量集中,几乎90%的人口聚居在城市,“他们平时回到自己郊区的农场工作,工作完成后就回到市区”,“蚊子无法完成长距离飞行,飞行距离大概只有60米”,而人口密集化给了蚊虫大量的传播机会。再次,现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一个患有登革热的其他国家的患者很容易就可以来到巴西,将其他地区的登革热病毒带到巴西”,而这些病毒可能是以前巴西所没有的,这也就增加了巴西民众罹患登革热的风险。其他诸如塑料制品的循环使用、玻璃制品的回收、废弃轮胎的大量堆积等都加大了蚊虫传播疾病的风险。
在谈到对登革热的治疗时,佩德罗教授指出,目前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几种候选疫苗正处于不同试验阶段,“五年内很可能就会有解决方案”。
目前,控制或预防登革热病毒传播的唯一方法是与其蚊媒作斗争,包括:妥善处理固体废物;为家庭储水容器盖上盖子,并定时清洁等。巴西政府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登革热的预防和治疗,早在2012年巴西卫生部即拨款17.3亿雷亚尔(约合8.7亿美元)用以抗击登革热,投入资金数量较比2011年增长29%。巴西卫生部印发了登革热的有关手册,定时对巴西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医院也配备了大量医护人员,及时对疑似登革热患者进行病情监测,一旦发现病情,便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等。记者在巴西利亚各大商场电梯的平面广告中都可以可以看到预防登革热的宣传片。
巴西卫生部警告说,现在正值巴西各地的雨季,蚊媒传播将加重登革热病情的爆发,病情高发期将持续至5月份,目前很可能是一场大暴发的开始,全体国民须提高警惕,从五月份到十月份为巴西的旱季,登革热患者将逐渐减少。
国际博览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