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组织:中国为可控核聚变发展所作贡献至关重要
2025年05月02日15:35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伦敦/巴黎5月2日电(记者郭爽 罗毓)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4月30日宣布,其已完成反应堆“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建造,这是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ITER组织负责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一超越地缘政治的国际合作中,中国贡献至关重要。
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ITER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行性。这一项目由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等共同资助,数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为这一项目努力。
其中,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统的“生命线”。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重要单位之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超导体、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电源、诊断等众多采购包,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大部分。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我们的中国同事无论是在资源部署还是工业能力部署方面进展都较快。”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说,中国同事一直高度重视合作并致力于合作,为确保整个合作项目取得成功坚定履行承诺。
巴拉巴斯基说,中国曾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落后于欧美国家,如今已取得非常巨大的进步。
“ITER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技术的复杂性,还在于其在政治变局中得以维持的国际合作框架,其超越地缘政治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他说。
ITER组织发言人拉班·科布伦茨也表示,中国对这一项目的贡献至关重要,包括研制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等。据他介绍,磁体馈线的主要作用是为聚变堆磁体传输能量和冷却介质,以及提供控制信号的反馈等。
(责编:崔越、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