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诸多公共产品。”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研究员哈亚提·诺馥思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主张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诺馥思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谈起同中国的缘分,她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因为看好中国发展潜力,自己在父亲建议下进入印度尼西亚大学学习中文。2016年,她前往复旦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留学期间丰富的见闻和经历增进了她对中国的了解。“在上海,我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在桂林,我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西安,我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交融……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去年4月,诺馥思随印度尼西亚学者代表团前往中国访问交流。此次中国之行,西安市临潼区代王街道山任村给诺馥思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在山任村,我们看到了当地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努力。”诺馥思说,山任村积极发掘本地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她表示,中国政府制定了充分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备可持续性。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诺馥思说,“中国正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积极影响,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
在中国访问交流期间,诺馥思还参观了一些绿色科技企业、工业园区等。她认为,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是建立在长期发展实践和研究创新的基础之上。“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不断推动落实相关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将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开展了许多合作。诺馥思表示:“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是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有许多项目涉及新能源产业,这为印度尼西亚带来了优质产品和先进技术,帮助我们培养了许多产业人才,有力推动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雅加达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0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