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技术创新成为G20各国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选择

2016年08月25日11:18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 常红)第四部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黄皮书专门开辟了“专题分析报告”,着力对全球金融危机后G20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深度分析。

报告认为,金融危机后,G20集团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目标,把经济复兴的希望寄托于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许多国家将创新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国家经济体的复苏。

从危机后G20各国的经济走势来看,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总体在经历了报复性的短期回暖之后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增长乏力的现象。G20集团中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经济甚至一度出现了的经济负增长的现象,并带动欧元区乃至全球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态势。危机发生后,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了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一情况在危机后的复苏之年2010年体现得尤为突出,两国的经济增长率均突破10%,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危机后G20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比较,货币政策作为抵抗危机的第一线角色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被多个国家运用到了极致。在许多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在那一时期的名义利率已接近于零,甚至在许多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崩溃已经致使货币传导机制失效。在这个时候,财政政策成为了更多国家拉动经济复苏的选择。绝对值上看,2009年至2010年间,美国贡献了最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财政刺激规模占到了美国2008年全年GDP比重的5.9%,更占到了G20国家2009-2010年财政刺激总规模的55.6%,其次是德国8%,日本6%。在G20所有国家中,中国贡献的财政刺激规模仅次于美国,达到了2043亿美元,占2008年中国全年GDP的4.8%。G20各国的财政刺激计划实施之后,对各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2010年以后的经济衰退仍然在继续,到了2013,2014年,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

在各国货币、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技术创新成为了各国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选择。从危机后G20国家的技术创新看,美国创新网络分布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家为主导,以企业和产业界为基础平台的综合创新格局;整个创新战略的设计过程当中,美国形成了一个体系非常完备的创新战略的金字塔架构。2010年日本政府公布了“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把灾后重建、绿色创新和民主创新作为三大任务。此外G20组织中的各个国家也在危机后纷纷通过了有关技术创新的内容,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能源和新兴科技等,以期以发展新技术的方式找到刺激经济发展的新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衰退的现象。从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看,历史数据表明G20国家在2000-2013年间大部分经济增长的创新弹性大于0,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只有中国和印度两个新兴的经济体在样本区间内一直保持了正的技术创新弹性,平均的创新弹性高达0.8和0.6,表明了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而这两个国家也是公认的现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极。最终的拟合结果也表明技术创新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

分析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科技创新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配合各国产业和科技政策的引导,会引导社会资源向新的产业流动,增加投资,扩大规模,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不断地科技进步为契机,引导一国的经济结构缓慢而有方向性地调整,最终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2、科技创新能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科技创新能够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而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且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够烫平经济周期而带来的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持续而平稳地发展。3、科技创新能促进就业,缩小区域差距。科技创新的出现,会产生新的产业和新的公司,为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从而能降低失业率,缩小一国的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发展。

相关报道:

分析:中国应更高层次地主动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G20应优化合作机制 共同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应以经济转型为主线

G20力争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和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的改革者

G20国家以理念创新引领全球创新发展研究

G20各国创新型人才发展启示:人才是国家兴旺之本和民族兴盛之源

创新驱动是提升G20各国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推进企业创新成为G20各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产业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助力G20向全球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责编:覃博雅、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