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恐袭报道 法国媒体不帮极端分子扬名立万【2】
【反思与压力】
实际上,这些法国媒体的决定一方面是从职业道德角度对恐袭报道主动思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迫于外界压力。法国媒体此前因报道恐袭事件不当而多次遭到批评。
2015年1月,法国媒体在报道《查理周刊》杂志社和犹太杂货店恐怖袭击事件时就受到“干扰警察、使人质生命面临威胁、对受害者缺乏尊重”等指责。
尼斯恐怖袭击发生后,媒体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不断有法国专家和政界人士提出,媒体应该自律,不能无意识地“散布恐慌情绪”并成为替恐怖组织宣传的“帮凶”。法国反恐法官贝尼舒最近甚至指责法国媒体“助燃恐怖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上出现了征集签名活动,反对媒体刊登极端分子的照片,此举得到不少网民积极响应。
最近,法国一些右翼议员还要求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处罚法国电视二台和电视一台。原因在于,电视二台在尼斯恐袭后采访了一名男子,当时播出的画面上可以看到他刚刚不幸遇害的亲人就躺在旁边。这些议员认为,该电视台这样做是在“传播恐怖”。而电视一台受到指责的原因在于,他们播放了尼斯恐袭凶手生前得意洋洋的自拍照。
7月16日,在法国尼斯,一名女子查看海边长椅上人们为恐怖袭击遇难者献上的鲜花和字条。
【分歧和争议】
尽管一些法国媒体主动宣布不再刊登极端分子照片,但他们也并不相信这样做就能阻止恐怖活动发生。正如BFM新闻电视台编辑部主任贝鲁所言,此举主要是为了照顾受众的感受。
不过,包括法国电视台在内的其他一些媒体则不准备妥协。他们不同意一些媒体的“回避”政策,决定一如既往地全面报道,不回避极端分子的照片和姓名。
法国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费尔德提到对极端分子“匿名化”处理的缺点时表示,不提极端分子的姓名,也不让他们露脸,只会助推阴谋论的传播,令民众紧张情绪加剧,因为一些民众原本就怀疑媒体没有说出全部实情。
法国电视24台记者纳斯尔也反对“回避政策”。在他看来,认为极端分子为在媒体上露脸而实施恐袭的说法过分强调了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实际上他们是在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实施行动。
观察人士认为,法国媒体关于这一问题的分歧和争论或将继续。不过,目前的讨论仍局限在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范围内。随着恐袭威胁加剧,法国民众的看法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最新民调显示,一向视“民主”、“自由”高于一切的法国人开始逐渐接受牺牲部分个人自由和隐私以换取安全保障的观念。当生存权受到威胁时,每个人都会懂得,先得平安活着才能奢谈其他权利。(记者王忠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