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国际专题>>会议-论坛-周年>>中法建交50周年>>“我眼中的中国和法国”征文>>征文作品

法国,培养中国大革命高层干部的学校

李广明

2014年09月25日08:31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百年之前的旧中国封建王朝官府腐败,民不聊生,内外交困。人民被三座大山压得透不过起来。火山积蓄的能量过大,就会喷发;人民积怨过深,就会爆发反抗的力量。中国的“五四”运动之后,正在孕育着大革命风潮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急需的大革命的领头人,大革命的将才、帅才。中国的进步青年渴求得到先进的思想和知识,以报效祖国和人民。到哪里去学习?到哪里培养这些人才?历史选择了法国,有识之士选择了法国,具有远大眼光的达人选择了法国。于是,法国就成了培养中国大革命的栋梁人才的大学校。

远隔重洋,道路遥遥,挡不住有识之士,他们搭乘货轮,奔向法国。生活艰难,经费不足,难不倒有识之士,他们勤工俭学,一边打工挣钱,一边上学。从1919年3月17日至1920年12月15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派出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多达20批,共计2000多人。形成了到法国学习的大军。这些青年学生的年龄为16岁到30岁之间,他们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其中四川378人,湖南346人,河北147人,三省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最多的省份。

在这些赴法勤工俭学的成员中,不少人成了中国大革命中坚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高层干部、将帅之才,非常著名的有邓小平、周恩来、王若飞、李维汉、李富春、李立三、陈毅、聂荣臻、向警予等人,他们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邓小平满怀一腔爱国救国的热情到法国,是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年龄最小的一位,当年他仅仅16岁。法国重工业城市施耐德工厂,是邓小平打工的第一个地方。在巴耶中学就读。因交不起学费,在5个月之后,被迫中断学业。邓小平当年打工的一个城市克鲁棱。这个工厂至今还保存着邓小平当时打工的证件。证件上清楚的显示:邓希贤,由哥隆勃中法工人委员会派送,来自巴耶中学,工号:07396,年龄:16岁,工种:轧钢工,进场注册日期:1921年4月2日,日工资:6.6法郎。工厂对邓小平的能力评价:良好,品行评价:好。

1922年6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成立了旅欧少年共产党(简称少共),并成立了第一个“少共”支部。当时的“少共”成员中,邓小平、王若飞,是最年轻的成员。1922年8月“少共”机关刊物月刊创办。不久,邓小平进入该刊编辑部,他夜以及日的刻苦工作,什么工作他都干。他不怕脏和累,油印报纸,并且获得“油印博士”称号。

为解决资金问题,周恩来和邓小平,曾经开了一个豆腐店,在巴黎街口,出售他们用中国的方法自制的豆腐,以挣得资金,弥补办公的资金缺口。可见,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极其艰苦的。

到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有的先工后学,有的先学后工,有的边学边工等方式。自己挣钱,维持自己。据1920年8、9月份的调查情况,当时有四、五百人进入70多家工厂做工,还有的当散工、干杂活,数字难以统计。他们以微薄的报酬,维持自己的开销。生活极为艰苦。他们进入工厂之后,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和法国工人或华工一起劳动。他们工作8小时之后,还要抽出时间补习法语和法文或者学习工艺。

他们在法国,广泛的接触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实践,不少青年着重锻炼自己,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他们接触工人群众,调查和研究法国的工人运动。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面对实践学习、调查,锻炼成长。例如其中的极其优秀的代表就是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人。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这些赴法勤工俭学进步青年,到法国之后,受到法国工人、居民、青年以及各界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亲切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法国朋友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并给与他们无私的援助。这里也显示了法国友人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法国友人当年对中国勤工俭学学生的友情和无私的帮助。中国有句俗话:受到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历史上法国友人深情,作为一个中国居民,对法国朋友,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

历史事实证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展望未来前景,中法两国友谊万古长青!

分享到:
(责编:郑青亭、常红)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