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所共知,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战争罪行。然而,今天日本右翼分子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妄图篡改历史、蒙蔽世人。
为什么一些日本人至今仍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因为,他们当时所看到的,是被粉饰过的“南京占领”。
1937年12月17日,《朝日新闻》出版号外,“皇军壮观的南京入城式——铁蹄轻松踏入南京城”,并配发了日军中山门入城式的照片。图片再现了日军武力突破南京后,侵占南京城的场景,侵华日军在向世界炫耀的同时,也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
12月20日,《朝日新闻》刊发半个版的图片,题为《和平回到南京:南京快乐的居民欢迎皇军》,以四张大幅照片报道南京被日军占领后“祥和”的景象。图片中有日军和市民微笑着交谈、南京郊区农民在田间劳作、日军护送逃离南京城的市民返城居住,还有一个露天的理发摊在正常营业。
12月22日,《朝日新闻》刊发了这样一组图片,题为《日中亲善:昨天的敌人今天的朋友》。其中一张图片呈现出的是,一群受伤的中国军人盘坐两排,身穿破旧衣服,眼神涣散,而此时一个日本军人正用一个破旧的饭锅给他们分发食物。图片的标题,本已让人非常无语,而《朝日新闻》却别有用心地将照片“解读”为:投降的中国军人在饱餐,他们的面容看上去十分安详。
12月30日,《朝日新闻》又刊发了一组题为《迎新年:南京市民和皇军的友谊进一步加深》的图片。其中一幅图片上,一群日本军人围站在一个修鞋匠的摊位前,老人面前凌乱地摆放着修鞋工具,几个围观的百姓分站两旁,瑟瑟发抖不敢发声。就是这样一幅图片,竟然写着“中国的鞋匠在为日军士兵修理皮鞋以迎接新年”的字样,简直是颠倒黑白的无稽之谈。
一幅幅看似“安静祥和”的照片,却掩盖不了侵略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沉重苦难。战争与恐惧的阴影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街道上的破旧马车、残垣断壁,人们衣衫褴褛、无精打采,反而成为《朝日新闻》里描述的“安居乐业”。宋金和告诉记者:“在南京大屠杀的真实铁证面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任何狡辩都是苍白无力的。恰恰相反,反而表露出他们一贯虚伪、狡诈的做事风格。”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待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宋金和回忆起那段血写的历史,仍义愤填膺:“他们在中国人身上浇上汽油,再用枪弹引燃;把中国人的头颅砍下来,挑在枪上嬉笑取乐;许多妇女在惨遭蹂躏后又被杀害,即使是八九岁的幼女和七十多岁的老妪都不能幸免……”
“《朝日新闻》是日本侵华战争中最大的吹鼓手,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宋金和拿着1937年12月份《朝日新闻》合订本,继续向我们介绍上面的报道,尽管暗黄色的报纸上字迹有些斑驳,却平添了历史厚重的沧桑感,“日本右翼分子一直在否认南京大屠杀,但《朝日新闻》里有‘漏网’的铁证,仅一篇报道中就提到‘弃尸8、9万人’。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人惨遭杀戮怎么会是虚构的?”说到此处,宋金和情绪激动。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