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为了异国母子的平安

我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首次成功实施剖宫产手术纪实

人民网驻苏丹记者吴文斌 报道员沈宇杰 史成军

2014年06月09日13:1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4年6月7日一大早,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瓦乌基地附近部落的酋长巴比和6月3日医疗队接生的剖腹产男婴父亲韦尔斯·比尔用自行车驮着一筐芒果,送到了中国第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韦尔斯·比尔拉着妇产科医生刘磊的手激动地说:“母子平安,全赖中国医护人员连夜的紧急救助。我太感谢中国医生了,是你们救了我的妻子和孩子!”

6月3日凌晨2时,一名瓦乌当地难产孕妇被世界卫生组织人员紧急送到中国维和医疗队。妇产科医生刘磊迅速为孕妇进行检查,宫颈管没有完全消失、宫颈全唇严重水肿、宫口扩张仅3指,且孕妇背部在战乱中受过枪伤,导致胎儿根本无法通过骨盆,造成梗阻性难产。据世界卫生组织人员介绍,这名孕妇是第五次妊娠,前四次均自然分娩,送到二级医院时已经进入第一产程11小时仍然无法分娩,而正常经产妇第一产程应该为6-8个小时。孕妇宫缩越来越弱且间隔时间延长,超声显示胎儿脐带绕颈两周,胎心率下降,胎儿宫内窘迫,母婴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情况十分紧急。

“必须实施剖宫产术!”刘医生立即向刘队长报告。然而,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在联合国卫生机构中属于二级医院,没有产包、骨盆测量器、胎吸、产钳等助产工具,当地新生儿死亡率非常高,医院的手术室为集装箱改造,手术条件差容易感染,且自2006年中国维和医疗队部署瓦乌维和任务区以来从未实施过剖宫产手术。

在瓦乌,中国维和医疗队设备最好、医护人员素质最高。凌晨2时,安全转送至高级医院根本不可能。

“时间就是生命!怎么办?”医疗队队长刘晓斌镇定地指挥着:“科学救助,确保安全!”

前段时间,医疗队救治18名枪伤患者可吸收缝线用完。深夜,刘队长联系当地中国人开设的医院送来可吸收缝线。医护人员迅速做好了各项术前准备。当提到必须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孕妇的情绪异常烦躁。孕妇从来没有睡过床,在床上受不了几次要走。她只会说阿拉伯语,沟通极其困难,医护人员只好找来当地会说英语的人进行翻译。经介绍,当地妇女都是跪在地上生产,如果不顺产必须要经过丈夫的同意,但是此时他丈夫去伦拜克了,根本联系不上。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刘磊累得满头是汗。

后来,维和医疗队政委孙世浩夜找来了当地的酋长。酋长走到孕妇面前撩开自己的衣服露出阑尾炎手术后的伤疤说:“这是去年中国二级医院医生为我做的阑尾炎手术,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中国医生技术精湛,要相信中国医生。你要再不同意,你和孩子性命难保啊!”直到凌晨5时,在酋长和刘磊医生的真情劝说下,孕妇才勉强同意手术。

这时,孕妇已经进入产程长达16个多小时。麻醉科医生张新建立即进行麻醉,妇产科医生刘磊熟练操刀,其他医护人员全力配合。手术时发现孕妇子宫因长时间的宫缩,已隐约可见呈黄绿色的羊水及胎儿毛发,这意味着孕妇随时有子宫破裂的危险。刘磊立即切开子宫,准备取出胎儿。就在这时,刘医生发现胎儿因产程过久,头部已经卡在了骨盆入口平面,胎儿无法正常取出。倘若取不出胎儿,胎儿随时将窒息。

来不急考虑那么多了,助产士马丽与刘医生迅速将胎儿头部轻轻推回子宫,接着刘医生成功从孕妇腹部取出一名男性胎儿!

新生儿全身青紫,没有呼吸,医护人员再次进行紧张抢救。护士迅速给新生儿剪断脐带,放置在复苏台,清理口鼻物。麻醉师马上给新生儿面罩给氧,进行心肺复苏。刘磊迅速为孕妇清理伤口,认真缝合。

“哇…哇…”连续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晨曦的朦胧,迎来清晨第一道曙光,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高兴的鼓起掌来,并集中智慧为孩子取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军蓝。成功完成整个手术后,刘磊医生因虚脱瞬间瘫倒在手术室。炊事班战士给孕妇送来了香喷喷的小米红枣粥,护士一口一口为孕妇喝下。

据悉,去年底南苏丹爆发国内武装冲突,安全局势日益恶化,由最初的武装冲突逐渐演变成种族屠杀,已造成逾100万人沦为难民。今年4月底南苏丹瓦乌爆发武装冲突,大量难民涌入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瓦乌基地寻求庇护,中国维和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出动,紧急修建了难民营。这是自难民进入瓦乌基地一个多月以来,在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出生的第五名婴儿。据通报,目前在南苏丹瓦乌基地难民庇护所内仍有48名将要生产的孕妇。

分享到:
(责编:刘融、常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