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世越号”遇难者追悼纸条上体现出的国民心理

2014年05月07日16:07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5月7日讯 韩国《中央SUNDAY》记者从京畿道安山花郎游园地官方灵堂、安山中央站广场、安山檀园高中、首尔市厅前灵堂追悼“世越号”遇难者的纸条中随机选出200个进行分析后发现,出现最多的单词是“对不起(91次)”,加上类似意思的“抱歉(6次)”和“错了(5次)”,表示道歉的信息占到了一半以上。伴随着这些词语出现最多的是“大人(35次)”和“没能保护好你们(27次)”。

在250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的安山檀园高中门前,年长一代表示反省纸条尤其多。“对不起,让你们生在了如此不负责任的国家”、“继大邱地铁事故让你们失去了朋友之后,这次又没能保护好你们,对不起”、“叔叔什么也不能为你们做,对不起”,“是大人们没有良心,让你们牺牲了,请原谅不争气的大人们”……

虽然调查不断暴露出社会系统和结构性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中枢老一代群体的原因,因此他们纷纷抱着“都是我的错”的态度进行道歉。

专家们分析称,这些内容是在表明一种“决心”。庆南大学心理学教授高在弘表示“感受到负罪感的人为了赎罪并获得原谅,会表现出更多帮助别人的倾向”。也就是说,通过写下这些内容,人们表达了虽然无法直接帮助遇难者,但也会“帮助”其他幸存学生的心情。高教授说“包括总统在内,政府也应该更积极地表明歉意”,“领导层消极的应对态度会令其他人更感抱歉”,因为大家认为“自己选择的政府连安慰孩子灵魂的能力都没有,会感到更深的负罪感”。

全南大学湖南学研究院的郑明钟(音)教授提到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所说的“形而上学的责任(metaphysical responsibility)”这一概念,指那些在犹太人遭遇大屠杀期间幸存下来的人所感受到的负罪感。郑教授分析称“在韩国社会,学生们无法好好玩耍,整日被淹没在各种竞争中”,“韩国的特殊情况会进一步增加国民们的悲痛心情和负罪感”。

在200个标本中,“爱”的出现次数仅次于“对不起”,出现了41次,还有“天上(27次)”、“幸福(30次)”、“安息(4次)”、“平安(3次)”等表达祈愿心情的信息,还出现了许多“极乐往生”、“天堂”等多次用语。

而在珍岛彭木港,大多信息都在表达对政府无能的愤怒,还有很多包含“我儿子”、“我孩子”等字眼的失踪者家属亲自写下的信息。

从全国各地送往失踪者家属聚集的珍岛体育馆的救灾物资上也写满了“加油”、“愿平安归来”等表达鼓励和希望的信息。 

分享到:
(责编:程莉(实习生)、常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