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否认慰安制度 铁证如山岂容诡辩
二战期间,日军实施的“慰安妇”制度使亚洲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难以计数的妇女惨遭蹂躏,蒙受巨大的侮辱和伤痛。面对受害国的伤痛与责难,日右翼分子不仅没有低头忏悔,反而叫嚣否认,宣称并无证据证实“慰安妇问题”。事实上。自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日军就开始广泛建立慰安所,对“慰安妇”制度积极推行。本次吉林档案馆公布有关日军强征“慰安妇”的25件档案中就记载了20余个地方建有军队慰安所。
其中2件《南京宪兵队辖区治安恢复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牒)》中分别记载了1938年2月1日至10日南京及周边地区军队慰安设施状况和1938年2月11日至20日南京及周边地区军队慰安设施状况。
据档案记载,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为军队有比例地配备“慰安妇”,以下关为例,当时下关驻扎日军1200人,“慰安妇”人数为6人,“慰安妇”与士兵数的比例为1:200。2月20日增加11名,比例变为1:71。
档案中提到,芜湖“慰安妇”人数在一旬内增加84人;其中109名“慰安妇”之中,中国“慰安妇”25人、朝鲜人“慰安妇”36人,占芜湖“慰安妇”总数的近二分之一。丹阳二月中旬“慰安妇”一人所应对士兵数为267人,因“慰安妇”人数不够,要在当地招募“慰安妇”,强征的手段昭然若揭。
此次发布的档案中还发现了日军以军用公款采购“慰安妇”资金方面的档案,在“伪满中央银行资金部外资课关于“慰安妇”采购资金电话记录”中得知,1944年11月到1945年3月4次用于采购“慰安妇”的资金为53.2万日元。伪满洲中央银行作为日本对伪满洲国实施侵略和掠夺的工具,从伪满洲中央银行转账“慰安妇”购买资金,并持关东军第四课证明办理,表明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是日本的国家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25件档案全部来源于侵华日军自身形成的档案,其真实性不容质疑,可以说,此次吉林档案馆发掘整理的这些档案,填补了“慰安妇”问题研究的史料空白,是进行实证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
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二十八日日军华中派遣宪兵队《关于南京宪兵队辖区治安恢复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牒)》。报告中第十一项内容,记载了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十一日至二十日南京地区慰安设施状况。其中包括南京、下关、句容、镇江、金坛、常州、丹阳、芜湖、宁国等8地日军数量、“慰安妇”人数、“慰安妇”一人所应对士兵数、“慰安妇”构成、一旬内利用慰安所士兵人数等情况。
上一页 | 下一页 |